个、十、百、千、万的裂变

作者: 张先庆 李锦龙 刘小毛

个、十、百、千、万的裂变0

2023年11月18日至21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创新成果在会上展出。“五步循环”县域名师教研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江西省广昌县利用名师教研推动实践课堂探索的做法,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度共鸣与热情点赞。

2018年以来,广昌县积极推行“强师提质”工程,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以下简称“县教研室”)推出了“五步循环”名师教研模式,并通过名师教研平台,探索“实践育人”的课堂教学变革,逐步形成了“一种作业·三者融合·五步循环”的实践课堂教学范式。继“县域‘名师带学科’教研的‘五步循环’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2021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之后,“一种作业·三者融合·五步循环:实践课堂七年探索”又荣获2022年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广昌县积极推动名师教研,齐心耕耘实践课堂,逐步形成了“名师指导成员、成员带动骨干、骨干辐射教师、教师引领学生、学生激发名师”的师生成长链,受益人数逐渐增多,实现了由个到十、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的裂变。实践课堂成为广昌县继名师教研、电子备课后的又一张教研名片。

“个”的修炼:名师提炼实践教学理念

每学期初,“县教研室”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向学校和教师征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痛点,然后汇总给名师;县名师(个人)根据工作室网站上的内容、学科教学研讨群中的讨论和师生日常交流的信息,提炼教研主题。

“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实践性教学主题,逐渐成为名师教研的焦点主题。关于“实践性作业设计”,名师及其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实践性作业设计”“合理设计实践性作业,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等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关于“实践性作业应用”,名师及其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有效应用”“应用化学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运用实践性作业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双减’背景下,在语文实践性作业中体会自主探究的乐趣”等实践性作业应用策略的研究。

名师在实践课堂的主题教研准备中,既要查阅大量专著、学习先进理论,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积累并提炼出教学理念,还要指导工作室成员打磨课例,把教学理念融入可操作、可复制的示范课教学中。教师在阅读、实践、反思、提炼中,专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十”的磨炼:工作室成员打磨教学

名师将教学理念与工作室成员交流,并进行研讨、完善。在名师的主持下,工作室成员以教学设计、配套课件、实践性作业为探讨载体,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聚焦实践课堂的学习重难点,根据“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五步循环”教学流程等各抒己见,建言献策。执教教师根据工作室成员的建议修改教学设计和实践性作业单,通过多轮观课、议课、调整等,打磨出体现名师教学理念且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示范课。

“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磨课,并给予精准指导。工作室成员在实践课堂的打磨中,积极为教学实践贡献智慧,在观点碰撞与理念融合中,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也得到提升。

在以“让学习在实践课堂中真实发生”为主题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第150轮教研活动的准备阶段,小学数学名师张先庆组织10名工作室成员反复探讨教学设计、配套课件以及实践性作业单,进行了5次观课、议课活动,并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多次参与磨课活动,顺利地解决了“如何强化实践性作业单的数学元素,凸显实践的学科特色”“如何调整实践方案,让学生经历实践的全过程”等问题。

“百”的锤炼:骨干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名师教研最精彩的环节,就是学科骨干教师参加的现场研讨活动。近百名教师按照“县教研室”的统筹安排齐聚活动承办学校,集体观摩公开课,聆听名师讲座,进行研讨交流。

骨干教师分组就“主题感受”“优点体现”“教学建议”“学习行动”等话题进行研讨交流;学科教研员和名师深入各小组,倾听教师的发言;小组长提炼研讨主题,汇报研讨结果;教研员抓住关键话题引导教师讨论。

“每一次示范课,我们都会认真学习、用心观摩,特别是研讨环节,大家聚焦主题积极发言,互相补充、完善,践行教学理念,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交融、升华。回校以后,我们很乐意把教学理念传播给更多的教师,带领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应用,不断提升。”参加活动的骨干教师温丽娟说道。

集中教研活动还通过江西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直播,各学校组织学科教师在线观摩,并通过线上留言参与到主题研讨中来,方便未到达现场的教师参与教学研讨,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在以“‘课’以载道,文以化人——新课标背景下古诗文实践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广昌县“名师带学科”第177轮教研活动准备中,县初中语文名师闻慧芳开展了主题讲座,展示了《石壕吏》的示范课教学。课堂教学将学习任务转换成3个拍摄任务:拍场景(明苦事)、拍近景(品苦人)、拍特写(感苦心),按照“五步探究”的思路,让学生开展读一读、写一写、析一析、抒一抒等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具有语文味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学习古诗文,陶冶情操,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在教研活动中,近百名骨干教师分成六个小组,就名师讲座和示范课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他们分别就“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巧用实践性作业单”“以评促做”等展开讨论、交流,教研员和名师积极与教师互动,回应教师们的困惑,教研主题在骨干教师激烈的碰撞中得到完善、丰富、提升。

“千”的熔炼:教师学习实践性教学策略

全县集中教研后,各校开展主题校本教研,骨干教师将名师理念分享给上千名学科教师,并以校级公开课的形式,呈现看得见、可操作、可复制的教学方法。校本教研还对公开课进行研讨,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交流,进一步领悟名师理念,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

“参加了名师教研现场研讨活动和传播名师理念的校本教研活动,我对实践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我会认真设计好实践性作业单,组织学生开展学科实践。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效果也有了显著提高。”提起实践课堂带来的改变,广昌县甘竹镇中心小学教学新秀张慧琳老师如是说。

广昌县教育体育局将传播名师理念的校本教研,纳入学校办学绩效评价体系,要求各校传播名师理念,并以美篇的形式上传至广昌县教研工作微信群。截至目前,广昌县各名师工作室共帮扶教学新秀5000余人次,各学校开展传播名师理念的校本教研2000余次,各种活动的参与教师共计40000余人次。

“万”的淬炼:学生享受实践课堂“福利”

有了名师实践课堂理念的加持,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落实“实践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学科实践中探究知识、应用知识,锻炼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现在上课可好玩了!老师总是让我们在玩中学,玩着玩着,我们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有时候玩出了新花样,还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可有趣了!”家长经常能听到孩子发出这样的感叹。实践课堂已成为广昌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课堂的常态化推进,提升了(万名)学生的学科素养。

各中小学还依托“课堂”“社团”“竞赛”三大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实践活动。为配合每学期一次的全县学生学科素养展示活动,学校分学科举办校级学科素养选拔活动,逐渐形成了广昌县第二小学的课本剧表演、广昌县第三中学的素质运动会等校级品牌。

“在化学教具的制作中,我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领悟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是我参加‘笔走乾坤、翰墨飘香’书写大赛的最大的收获。”“在思政辩论赛中,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中国心,还要有国际眼”……三中学子争先恐后地畅谈着自己参加学科素质活动的惊喜。

截至目前,广昌县已经举办了八届学生学科素养展示活动,参与学生达20余万人次,有1000余件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广昌县充分应用名师教研平台,推动实践课堂探索,以名师“一个人”带动“一群人”,在个、十、百、千、万的裂变中,教师和学生不断聚合、不断进阶。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第三小学 江西省广昌县第一小学 江西省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