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
作者: 陈丽梅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度,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笔者从小学英语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等,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为例,对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挖掘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核心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设计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和挑选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和知识点,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首要任务。笔者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的文化意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整理如表1。
教师从教材中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体系,鼓励学生主动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第三单元主要学习月份以及节日,学习内容涉及传统节日、节日风俗、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从教材中可以提炼出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这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单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构建以“传统节日”“节日人物”“地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完整体系。如教学“传统节日”时,可以以春节为契机,丰富节日课程,讲述关于“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春节的由来,鼓励学生背诵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尝试用英语表达春节的习俗。教学“节日人物”时,可以以端午节人物屈原为依托,进一步收集其他的节日人物故事,引导学生用英语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教学“地域文化”时,可以以长城为载体,向学生讲解长城的历史,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指出,学习和运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汲取文化精华,从而让他们逐步形成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文化自信
“新课标”倡导教师创设主题情境,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讲解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的单词spring、summer、autumn和winter时,教师可以组织与单词学习相关的文化体验活动。教师可以创设“四季列车”情境,分别有spring(春天)、summer(夏天)、autumn(秋天)、winter(冬天)四个站,“四季列车”每到达一站就用视频呈现一首季节古诗:spring呈现《绝句》,summer呈现《小池》,autumn呈现《山居秋暝》,winter呈现《江雪》。学生在古诗情境中学习单词,教师还可以渗透谚语学习,如: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一年之计在于春);A snow year, a rich year(瑞雪兆丰年)。
2.开展项目教学,培养文化传承意识
项目教学即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个真实的、复杂的、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法。开展项目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式。项目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讲解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为主题的项目教学,如表2所示。
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 单元主题图中Wu Binbin正在写毛笔字,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Unit 5 Whose dog is it 的Read and write 主要呈现了Robin在动物园里模仿动物的场景,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运用皮影戏,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影子,进而融入皮影戏文化。在Unit 6 Work quietly的Read and write中,Robin和机器人正在练中国武术,教师可以讲述中国武术的历史故事。这几个板块的教学可以开展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题的项目教学,如表3所示。
三、利用第二课堂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途径
利用第二课堂延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多维度、多渠道的过程,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有助于学生在非正式的学习环境中自然地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
1.讲故事,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是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这些故事往往蕴含历史底蕴、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审美,能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我们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和乐趣,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可以举办“用英语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比赛,鼓励参赛者选择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举办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参与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
学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包饺子、做粽子、做月饼等传统美食制作活动。在美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与这些美食相关的中国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学完Unit 4 When is the art show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练习毛笔字。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的书法字体和书写技巧。
学完Unit 6 Work quietly的Read and write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练习中国武术。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武术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了解武术背后的哲学思想。
3.制作手抄报,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制作手抄报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美术设计能力、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手抄报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传播工具,可以帮助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学完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与四季相关的手抄报,可以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古诗词,增加文学色彩。
学完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并制作手抄报,并根据手抄报的内容绘制插图。例如,传统节日的标志性物品(月饼、龙舟等)、历史人物(嫦娥、屈原等)、传统艺术图案等。
4.依托地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系统地普及地域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从而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的Let’s talk中的Chen Jie和Oliver的对话,提到了中国长城,教师可以拓展与长城相关的知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了解家乡的地域文化,从而让学生热爱家乡,宣传家乡。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参观艺术展览,学习欣赏不同的艺术形式,了解中华文化、文明的发展脉络,逐步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断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学校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