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作者: 胡秋伶“双减 ”政策下,语文教学要做到减量不减质,关键的是解决作业设计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也要求教师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用少量、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由此观之,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教师教学的应有之义。
一、求“精”——作业内容要“精细”
传统的语文作业信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在识记上下功夫。所以,部分教师总让学生反复抄写,一遍又一遍地默写,机械重复地做练习。这类作业缺乏筛选和针对性,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且收效甚微。要想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要教师在给作业量“做减法”的情况下,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质量。
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对照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标”结合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理念,提出了科学、翔实的教学建议,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风向标。教师要在“新课标”引领下,明确大方向,关注课文教学重难点,并结合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有效解决学生的“痛点”。
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猫》时,笔者注意到学生在朗读、理解描写猫的重点词句上掌握较好,但不能全面领会作者描写猫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基于此,笔者便设计了如下作业。
[1.找出并积累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词。
2.说一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猫的可爱,找出作者表达对猫的喜爱的句子,并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3.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并试着仿写。
4.读课后链接,说一说老舍、夏丏尊、周而复三位作家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这四项作业设计既涉及字词句的理解、积累,也注重引导学生体悟文章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迁移。这样的作业能帮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减量提质”的效果。
二、求“分”——作业设置要“分层”
面对同样的作业量,同样的作业难度,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完成起来感受不同。因此,作业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有差异。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型必做题、提升型选做题和拓展型挑战题等,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设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后作业时,笔者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了基础型必做题、提升型选做题和拓展型挑战题。
其中,“基础型必做题”主要是生字新词的认读、书写、默写等,重在巩固字词基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升型选做题”主要包括字词句的理解、运用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少年周恩来看到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时,心里在想些什么?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做?“拓展型挑战题”包括课外阅读、迁移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少年周恩来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当代青少年,你们读书的目的又是什么?面对“读书无用论”等说法,你们会如何反驳?这一类的题目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这样的分层作业,既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昂扬的斗志,培养他们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求“巧”——作业形式尽量“巧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作业形式是提升学生作业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特点,设计与之相符的练习内容与形式。
例如,学完《观潮》《走月亮》这类文字优美、极具画面感的散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摘一摘”文中精彩的段落;学完《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这一类记叙、观察类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画一画”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化;学完《扁鹊治病》《纪昌学射》《西门豹治邺》这一类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让学生“导一导”“演一演”;学完《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这类科学小品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搜一搜”相关的资料,或“做一做”科学知识手抄报。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既能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也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
四、求“实”——作业布置注重“实践”
传统语文作业较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实践型作业可以将所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宽作业完成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感受快乐。
例如,学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等课文后,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这时,教师可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设置系列实践型作业。如让学生搜集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故事,让学生观看红色电影,或让学生学唱红色歌谣等。这样的作业设计,把爱国主义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后,教师设计作业时要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趣味,多一些实践,少一些重复。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多一些兴趣,多一些主动,多一些体验,少一些负担。这样,作业的效能会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冯川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