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课议课中主持人的作用和培养策略
作者: 胡新颖
观课议课是学校日常教研活动中的有效的研讨方式,在活动开展中,主持人是核心人物。观课议课活动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持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欲强教师,先强教研”,要让教师强大起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日常教研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提高日常教研水平,可以从教研前、教研中和教研后来发力。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提出了观课议课理念,他主张,观课议课活动需要主持人在其中穿针引线。
一、观课议课中主持人的作用
(一)教研活动前
设计活动,组织协调:主持人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负责确定议课的主题和日程安排、教师分工等工作。
主持人要根据日常教研活动安排并提前公布授课教师和授课主题,根据参与人数确定好观课和议课人员。例如,参与活动的人员有9名,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研讨,可以选择其中4名教师参与议课讨论,其他教师围观和记录。
(二)教研活动中
1.深度讨论,调节氛围
主持人要引导议课教师进行讨论,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他们可以提出问题、积极对话、激发思考,让讨论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授课结束后,主持人先表示感谢,因为授课教师提供的课,让我们有了可以讨论的载体。然后留下十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描述现象,根据现象提炼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进行合并、归纳,确定大家都想要讨论的问题。例如,在一次化学研讨课上,王老师提出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实验结论是如何形成的” ,张老师提出问题“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
当问题提出后,观课议课活动也真正进入思想碰撞阶段,因为教研活动时间有限,主持人要及时进行引导,确定讨论的问题。当问题提出后,大家选择将第二个问题作为讨论问题。根据讨论的深度和发言程度,最后确定将第一个问题加入讨论。观课议课的思想是不仅要提炼出问题,还要依据问题提出“假如我来教”的建设性意见。当确定好问题之后,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个教师开始发言。
当出现火药味时,主持人要立刻缓和气氛,和谐的讨论氛围,能让教师最大限度地接纳别人的观点。尤其是在观课议课初期,每个参与者都要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讨论,不能只是批判、指导。
2.聚焦专业,形成思路
主持人对议课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归纳,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思路和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引。主持人可以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社区,鼓励教师分享实践经验、交流教学想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为了让每个人都抓住关键部分,主持人可以适当叫停,让更多参与者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主持人也要适时化解情绪化的对话,营造专业的讨论氛围,建构“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
主持人的提炼不仅仅是观点的提炼,还有多人参与议课时的议题的提炼。一个人在一节课中是可以发现很多问题的,一个学科组的所有老师在同一节课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如何聚焦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让所有人都愿意为这个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主持人发挥价值。
(三)教研活动后
主持人负责记录观课议课的要点和讨论结果,并对活动进行复盘、总结活动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并为他们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总的来说,在观课议课活动中,主持人的作用是为观察和讨论提供指导和支持,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二、主持人的培养策略
主持人是学校教研活动的核心人物,如何做一个合格且优秀的主持人,培养方式因地区、学校和个人而有所差异。
(一)参加培训班或专业活动,进行专业学习
参加专门针对观课议课主持人的培训班或专业活动可以帮助主持人提升相关技能,让主持人了解专业要求,获得相关经验。主持人可以参加相关的教育研讨会、学术会议和教师交流活动,及时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学习教育法规、课程设计、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主持人还可以参加专业论坛,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二)定期进行观课评课,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主持人可以积极参与观课评课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课堂中的优点,并提升自己的观课、分析和评价总结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教学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对主持人而言,指导教师观课议课方面的专业经验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此方面的经验是成为观课议课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三)学习主持、沟通技巧,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
主持人须具有良好的主持和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现场应变、问题导向等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主持人提高观课议课活动的主持效果和互动效果。
为了让观课议课活动更好地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开展,每个学科组都要做好主持人的储备工作。 在观课议课之前,学校教研中心做足功课,做好主持人的培训和储备工作。
确定人选:选择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的教师担任观课议课活动的主持人。
提供培训:组织各个学科的观课议课活动的主持人参加专业培训,尤其是问题提炼、氛围营造、深度研究和内容建构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
明确职责:明确主持人的职责和任务,包括确定观课议课主题、组织深度研讨、调节现场气氛、构建研讨框架等。
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学校各个教研组的团队建设,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等方式,促进观课议课活动的顺利开展。
培养后备人才:注重培养年轻教师,选拔有潜力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观课议课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给予支持:给予主持人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包括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优秀成果表彰等,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观课议课活动的开展,对培养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名观课议课主持人需要掌握教育理论,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主持人在教学经验、专业培训、指导经验等多个方面的努力和积累,让其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观课议课主持人。
《人民教育》原总编辑余慧娟老师认为,有质量的议课活动要有这样一个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缺少这样的核心人物,议课活动也只能归于平庸。观课议课的主持人,就是观课议课的核心人物,要发挥核心人物的使命和作用。笔者认为核心人物在观课议课中有四大作用:一是营造平等开放的对话氛围,这种对话氛围要求参与者以学习者的心态参加,别把自己当专家;二是筛选、提炼问题,特别是针对课堂现象,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教育问题,使观课议课活动聚焦问题,让教师进行问题研究;三是串起大家的对话和讨论,维持基于反思和倾听的、和而不同的对话情境,并将讨论引向深入,使教研成为真正的研究;四是进行梳理和提要,既要在讨论的课堂现象、实践问题、背后原因、教学改进设想之间建立联系,又要注意在讨论完一个问题后,提炼出一些有效的实践改进策略,让参与者有所收获、有所改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推进观课议课活动需要培养这样的“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