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三策

作者: 朱春国

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猛,人工智能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对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来说,人工智能的引入不仅为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深入了解并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课前:明晰个体差异,确定教学路径

在习作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模仿—练习”模式,即教师先讲解习作技巧,然后提供范文让学生模仿,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造力。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习作风格和思考方式。

人工智能平台能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习作水平、课堂表现、阅读习惯等,从而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将预习情况反馈在人工智能平台上,并及时查看、批注。人工智能平台能实时统计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教学。

二、课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式

在传统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上,习作教学资源不足是影响习作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习作教学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获取途径有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资源类型单一,导致学生习作视野狭窄、内容趋于“同质化”。

人工智能平台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时,笔者注意到,由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导致不少学生描述的事物相同,未能体现世界的“缤纷”。基于此,笔者通过人工智能平台输入学生感兴趣但无法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的习作思维。

三、课后:规范评价标准,实现以评促学

习作评价是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至关重要。人工智能平台能对学生的习作内容进行评估,并跟踪他们的习作进程。此外,人工智能平台可以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学习进度和成绩变化的详细数据,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平台的技术特点,教师不仅能有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还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县大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