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你就像爱生命
作者: 王莉2023年7月,我第一次见到崔丽华老师,当时我在深圳参加“第十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并做讲座《资深书评人告诉你,如何出版一本好书》。低调如我,当然不会也不敢自封“资深”。这个“资深”显然是张文质老师出于鼓励,给我加上去的。其实我就是写教育书评的年头长一点,篇数多一点,20多年来写了几百篇。言归正传,那天我遇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女教师,她就是崔丽华。我认为她的与众不同有三点:第一点,大热天她还穿着一双高帮皮靴,一副很酷的样子;第二点,她超乎寻常的热情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第三点,她看上去很年轻,而她告诉我,2025年,她就要退休了。这三个特点让我对她多了一些关注。崔丽华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她对写作班的同学很和善。我俩一见如故,她同我滔滔不绝地说起她的童年、她的教育生涯、她即将出版的书。她告诉我,她要写自己33年的教育探索。33年啊!我想那一定要写很久。没想到,2024年7月,我在上海参加“第十五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时,又见到了崔丽华,她热情洋溢地拿着自己的书请我写书评。她依然穿着酷酷的高帮皮靴,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她的容颜依然年轻,让人完全想不到,她已经54周岁了。我欣喜地接过这本《在诗意的生命中行走:崔丽华33年的教育探索》,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我心潮澎湃,也为我认为的崔丽华的与众不同的三个特点找到了依据。
和学生一起跑步,是师生生命的互相滋养
崔丽华是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小学的语文高级教师。她出书,我是充满疑惑的,她已经是高级教师了,是年近55岁的“老”教师了,居然还自费几万元出书,这是图啥呢?我遇到过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想为自己出版一本书的教师朋友,而像崔丽华老师这样临近退休且已经是高级教师的人,还想要自费出书的,为数不多。
我直截了当地问崔丽华:“你图啥呢?”她不假思索地说:“我是真的喜欢教育,喜欢我的学生啊!为他们出这么一本生命之书,我心甘情愿、非常乐意!”说到这,崔丽华美丽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难怪她从教30多年,当班主任的时间超过30年,而且都是她自己坚持要当班主任的。她对教育、对学生的爱,确实不一般。
崔丽华何以能做到如此爱教育、爱学生?在她的书《在诗意的生命中行走:崔丽华33年的教育探索》的第一章《回顾,生命教育的起点》里,我们可以找到些许答案。在《做生命教育的点灯人》一文中,崔丽华告诉我们,她在4岁时得了重病,差点一命呜呼。深爱她的父亲倾尽所有为她寻医问药,她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7岁时,十分疼爱她的外公因公牺牲了。她的母亲50来岁就去世了……幼年的疾病体验、亲人的离世,开启了崔丽华的生命自觉,使得她对生命更加珍惜,对儿童多了一份爱怜。因此她格外喜欢孩子,她自告奋勇当班主任,一当就是30多年!至此,我就为崔丽华的两个特点找到了依据。通过和崔丽华闲聊,第三个特点的依据也找到了,崔丽华特别怕冷,所以她在大热天还穿着高帮皮靴。
崔丽华最喜欢和班里的学生一起跑步。每个星期六的清晨,滨海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家长们相约在海边灯塔处,在班主任崔丽华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热身,迎着朝阳奔跑。
我问崔丽华为什么愿意拿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学生跑步。她说:“我没觉得我是在陪学生跑步,我自己的身体也需要锻炼,换个角度看,其实是学生陪我跑步,我只是将自己锻炼身体的时间与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相吻合了。这样,学生开心,我也被学生滋养。”和学生一起跑步,让师生的生命互相滋养!这样的生命教育体验,真美好!
崔丽华的书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女孩,她特别矮小,在学校常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挤。面对这种情况,崔丽华和家长积极介入,给予她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崔丽华鼓励她参加每周一次的“小马快跑”活动,培养她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一开始她总是掉队,跑在最后一个,哭哭啼啼,总想放弃。后来,在崔丽华的不断鼓励下,小个子的她居然一口气跑完了全程。现在的她,是班级的跑步能手,还代表班级参加跑步比赛,她变得自信又开朗……这就是爱与教育的力量,它能够帮助孩子们实现自我救赎,成为更好的自己。
放下优越感的老师,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
在本书第二章《家校,是生命教育的主场》的《肺腑之言》一文里,我读到了崔丽华的无奈:“写下这段文字时,我的心情并不太好。这是我带的2007级学生读四年级的第一学期的期末。孩子们都是半大小子,似乎总在试探我的底线,老想找点什么漏洞,故意捣蛋……”
读到这段文字时,我问崔丽华:“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优秀教师,你会怎么表述?”
崔丽华略加思索后回答:“我认为,放下优越感的老师,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
我又追问:“为什么提到‘优秀教师’你会特别联想到‘优越感’这个词?”
崔丽华说:“老师在工作中容易存在优越感、重要感、主宰欲。这其实也不只是老师会有这个问题,有点话语权的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作为老师,我们要特别警惕这种优越感——在学生面前,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少老师从年龄上、地位上,会与学生产生某种感觉上的不平等,于是很多老师会产生一种心理,这个班的学生就得听我的。看吧!你们来了都不行,我一来,他们都听话了。这种心理是多么可怕。”
正因为崔丽华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呵护学生,她才会有《肺腑之言》一文里的无奈,因为她不想以权威去压制学生,因为她非常注意提醒自己要放下在学生面前的优越感、重要感、主宰欲。于是,她和学生打成一片,用自己的真心换学生的真心;于是,她每年都会饱含深情地给学生写信,写得絮絮叨叨、苦口婆心;于是,她给每一届毕业生写青春寄语,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放下优越感的崔丽华,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收获了学生的信任与真情。《爱的滋养》一文中的小安同学、小唐同学,在崔丽华的呵护下发生了蜕变;《“睿”的故事》一文中的睿同学,在崔丽华无限的包容中从一个小调皮蛋变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这些学生都没有辜负崔丽华。他们深知崔老师在他们面前放下架子、放下优越感,就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尊重和真挚的师爱,就是为了让他们健康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生命因阅读而改变,阅读让生命更辽阔
崔丽华老师对学生阅读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她对学生阅读的引领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在《阅读,生命教育的给养》章节的诸多篇章里,我们看到了崔丽华“以阅读为儿童的生命点灯”的卓有成效的行动。
2006年,崔丽华参加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的一次绘本阅读研讨会,她与绘本作家彭懿老师、现已故中国台湾小语会会长赵镜中老师,及当时后海小学的袁晓峰校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崔丽华说,就是他们在她心中播下了阅读推广的种子。后来她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她会带领她教的每一届学生制订小学六年的语文阅读计划,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崔丽华既要当班主任,又要负责语文教学,还要做阅读推广,有人说崔老师好忙。崔丽华说:“是的,谁要找我,就跟我去推广阅读。我不是在推广阅读的现场,就是走在推广阅读的路上。”坚持阅读推广20年,她早已将阅读推广当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来做了:2016年,她参加“十万教师阅读行动”,并作为阅读论坛嘉宾参与阅读分享;2018年,她组织学生参与“百班千人阅读活动”,带领学生阅读《谁把时间弄停了》,并应邀做了题为《时间是个什么东西》的阅读分享;2019年,她主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苑小学的教师阅读研讨会,与哥伦比亚大学商伟教授对话“学习古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申辩式思维”……
崔丽华带领学生坚持阅读的效果怎么样呢?她颇为得意地说,她带过的学生,大多数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是让她最欣慰的事情。其中一些学生还爱上了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一生的事业和信仰,比如黄子真同学,他获得了“深圳青年作家”称号,现就读于深圳大学文学院,他所著的《红楼造梦局》获得人民作家王蒙先生、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先生、学者胡野秋先生、深圳大学文学院南翔教授的高度评价……这是比自己的成功更让崔丽华开心的事情,这是她常说的“阅读点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最好注脚!
2025年,崔丽华就要退休了,现在她还一如既往地当着班主任,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我说她爱教育、爱学生就像爱生命一样,崔丽华说我这句话说到了她心坎上:“是的,我的命本就是捡回来的,我愿意一直带着这种爱,带着学生在诗意的生命中行走!”
(作者系教育记者、教育书评人,出版教育专著《陪伴的力量》《书香润童年》《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