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言之教

作者: 秦涛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希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能保持一种开放、虚心的态度,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偏执任性、不自以为是。然而,在国家大力倡导注重家教、家风的背景下,一些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机构却把这句话当成营销的噱头,过分强调父母必须好好学习,否则孩子就无法“天天向上”。这让当下许多年轻父母倍感焦虑,他们生怕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影响孩子的前程,于是报名参加各种家长培训班,学习管控情绪、学习完全接纳孩子、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等,完全忽略了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行不言之教”!

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我努力倡导的理念是让家庭有家的味道、有饭菜香,让父母各司其职,将平凡的日子过得温馨、有味道。当前,个别家庭教育从业人员为追求经济利益,人为抬高“好家长”的门槛,认为不会控制情绪就不是好妈妈,不懂怎样尊重孩子就不是好爸爸,这完全背离了家庭教育规律和社会实际。个人以为:好爸爸应该努力挣钱养家,为家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爸爸为此所付出的艰辛、担当,才是对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同理,好妈妈应该将家里打理得温馨舒适,用自己的善良包容和爱将家人凝聚在一起,让家庭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0至3岁是孩子与父母建立牢固的情感连接、培养能力、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很多年轻父母因为一些错误教养认知或过于超前的养育方式,让孩子一生囿于原生家庭的桎梏。简单概括,婴幼儿的家庭教养误区主要体现在“重身体发育,轻心理抚育;重智力启迪,轻能力培养;祖辈越位,父母缺位”等方面。年轻父母应该努力避免踩坑,任何简单、偏执、任性的教养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影响。

抚养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性格

很多人都认同“性格决定命运”,但又有谁想过“什么决定性格”。答案其实很简单,父母的抚养方式决定孩子的性格。0至3岁是孩子与父母建立情感依恋的黄金期,刚出生的孩子是最脆弱、最孤独无助的,他们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养育者的回应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哭的时候有人哄,难受的时候有人抱,饿的时候立即得到满足,这会让孩子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虽然此时孩子无法与成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但父母对孩子的喃喃自语以及对孩子“嗯、啊”的交流需求能给予及时回应,都会让孩子感受到满满的信任与安全。及时准确地回应,会给孩子埋下一颗自信、开朗的种子;反之,则会让孩子积蓄不安、烦躁的因子。所以,年轻的父母切莫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发育,切莫忽视对孩子的心理抚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大多数妈妈要上班,但不管工作多忙,都不应该成为缺少陪伴的理由。其实,孩子对妈妈的需求也许并没有成年人想象中的那么多,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热烈的拥抱,都会让孩子心满意足、高兴半天。年轻的妈妈要明白一个道理:好妈妈不是以付出多少而论的,而是以能否和孩子保持心有灵犀的情感链接为标尺的。通过孩子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妈妈能够懂得孩子的意思,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这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同样,好爸爸也不一定非得形影不离地呵护孩子,只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出现、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就是一个好爸爸。

游戏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很多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因为3至6岁的孩子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有趣健康的游戏可以给予孩子无穷的快乐,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运动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些能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其实,游戏也是孩子了解规则、学习规矩、尝试交往的有效媒介。因此,在6岁之前,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几道题、会背几首诗,真的无关紧要,这些微弱的优势很快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殆尽。唯有性格与能力,才会有贯穿时间的力量,经年累月地影响孩子的行为。

2024年六一儿童节,我有幸参加了济南市历下区禾润幼教集团的庆祝活动,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尽情地游戏,我忽然认识到“最好的生命教育,就是让孩子的生活变得有趣”。当前以智力启迪为主旋律的社会背景,限制了孩子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这就是现在太多的孩子变得麻木、脆弱的根源。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和憧憬,这有利于塑造孩子的性格,能让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幸福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动力源泉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夫妻双方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和谐、恩爱时,孩子会被周围幸福的氛围所感染,变得兴奋、活泼,继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当夫妻产生矛盾时,孩子会变得焦虑不安、无所适从,这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未来的婚姻留下阴影。因此,孩子出生以后,父母一定要注意家庭结构的重构,不能只顾着围着孩子转,忽视夫妻关系的维护,毕竟,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祖孙三代共同居住的家庭,一定要避免因为养育观念、尺度不一等问题产生矛盾。父母要正确看待且充分理解祖辈老人对孩子的宠爱。父母要和祖辈老人厘清照料与教育的边界,祖辈老人的主要任务是帮忙照料孩子,教育孩子永远是父母的第一责任。只要厘清边界、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老人在照料孩子时的优势,一家人一定会过得其乐融融,孩子也一定会成为和谐家庭的最大受益者。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最大的魅力在于“行不言之教”,父母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努力活出那个样子。其实,好的家庭教育与父母的学历、经济收入、家庭财富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父母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就一定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大爱无形,润物无声,蓦然回首,孩子已然成为人群中“最靓的那个仔”。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上一篇: 爱你就像爱生命
下一篇: 做有温度的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