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校”守护人:乡村教育的“逆行者”
作者: 李友元
“要说我老爸的工作状态,一个字,拼;一句话,他像陀螺转个不停。老爸是我工作前行中的‘灯塔’!”在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杨红老师吐露她内心深处的话语时,脸上写满了幸福和骄傲。
“老爸有一个80多岁的老娘,患糖尿病多年,经常因低血糖晕倒在地,老爸工作之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奶奶住院期间,老爸每天晚上忙完工作,就通宵守护在病床旁。天刚亮,他便赶往60多里外的学校工作,他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老爸对奶奶是绝对的孝,是我孝亲敬老的‘风向标’。老爸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长年服药。真的希望我老爸身体健康、开心工作、幸福生活!”说到这里,杨红眼里噙满了泪花。
我早就无数次听人介绍过工作了整整37个寒暑、从未离开过双金学校的张平湘校长的传奇了。
没有张平湘,双金学校就成了历史
细数今天双金学校之变化,用“让人惊讶”不为过。有谁能想象,在这之前,双金学校的教学楼都是20世纪80年代的“预制板”结构,一栋已经是危房,另一栋外墙时不时会掉几块砖下来,安全问题堪忧。雨天,师生行走在泥泞路上,裤腿总是沾满泥巴;晴天,飞扬的尘土常让师生睁不开双眼。但凡稍有一点门路的家长,总会想办法将小孩转到城区学校或附近乡镇学校就读。不少青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进城选拔备考上;新进教师一踏进学校大门,瞬间心凉到了极点;中老年教师整天怨天尤人,几乎都选择“躺平”,苦度时日,静等退休。2017年9月,樟树市教体局停止双金学校初中一年级招生,双金学校逐渐落寞。
“早年的双金学校风光无限,她是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属的双金园艺场的子弟学校,属于正科级单位,到这里工作,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这里工作30多年的游秋如老师忆起当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时的情景,内心荡起了满满的幸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双金学校生源日趋萎缩。教学楼老旧,教学设施落后,校道和操场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教师思调、学生转走,学校濒临垮掉。”说到这里,游秋如满脸伤感,“今天的双金学校,教师工作安心、学生学习舒心、家长放心,2018年9月,樟树市教体局恢复初中一年级招生,多亏了张平湘校长!没有张平湘,双金学校也许已经成了历史!”说到动情处,游秋如老师脸上写满了对张平湘校长的感激和钦佩之情。
因为张平湘,双金学校在樟树教育界
流传着不少佳话
“我真的怀疑自己走错了,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母校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双金学校毕业的刘峰奇回家看望父母时,也专程回母校看看。
这些“让人惊讶”的变化的个中艰辛,同事心中有本“账”,个中酸甜苦辣,张平湘最清楚。2017年,组织一纸任命书让时任副校长的张平湘主持双金学校的全面工作。面对双金学校当时的情况,张平湘经常喃喃自语:“我必须要做点什么。”上任不久,张平湘听说有一个申请新建教学楼的计划,他立马前往樟树市人民政府、樟树市财政局和樟树市教体局打听。当他在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上提出新建教学楼的想法时,到会的同志纷纷提出:“新建教学楼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张平湘说:“我要把它变成可能。”当他在教师大会上提出新建教学楼的想法时,老师们都认为新建教学楼没有必要。张平湘说:“有没有必要,做了才知道。”当他向樟树市教体局领导提出新建教学楼的想法时,局领导说:“平湘同志,新建教学楼可不容易啊。”张平湘说:“那我去跑。”
张平湘得知樟树市“十三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已将建设双金学校教学楼项目列入规划之中,他便连夜起草报告,第二天将报告送到樟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发改委”看是规划内项目,结合学校现状,很快批复了。在双金园艺场的支持下,张平湘开始着手选址、规划、设计、预算等,对于一个建筑领域的“门外汉”而言,有着超乎想象的艰难。张平湘开着自己的车子(他没有向学校报销一分钱油费)奔波在办手续的路上。当手续办好开工时,资金却出现了很大的缺口,原来中央资金未全部拨下来。张平湘接到资金批文后,几天几夜没有合眼。按照政策规定,学校不能举债建设,万般无奈时,张平湘想用自己的房子去贷款,但咨询后发现,也只能解决小部分资金问题。“发改委”项目又要求每月上传进度照片,张平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停地奔波于“发改委”、樟树市教体局和双金园艺场。樟树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几家单位领导到学校调研,多方协调,解决了大部分所需资金。为筹集学校建设资金不足部分,张平湘在双金园艺场的支持下,发动社会捐助三十多万元,他自己也捐资一万元。
“资金问题总算有了着落,在建设过程中,张平湘校长真的掉了几斤肉,让人看着心疼!”双金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陈斌如说:“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还是正常上班、节假日,在工地上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2018年新建教学楼和2021年新建塑胶操场期间,张平湘牺牲了四个暑假和所有的双休日,全程跟踪监督施工质量,同施工人员一起测量、一起把关,目的是确保每项工程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他吃苦在前,带领后勤人员勤俭节约,钻研技术,改进措施。
“回头想想,感觉有愧于家人,尤其是老母亲和乖巧可爱的小孙子,对他们的爱少之又少。可是看到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内心真是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我想,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干成几件实事更有价值的呢?!”张平湘站在学校教学楼最高处俯瞰校园时自言自语地说。
张平湘心中装的是学校和同事,
却很少有他自己
2013年,张平湘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当时,他每个周末到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住院治疗,然后回到学校忍痛坚持上课。这样循环往复坚持治疗了9个月,他连走路都弯着腰,一瘸一拐的。之后他长年坚持服药治疗,间歇去医院复诊。疫情防控期间,他经常通宵达旦地与同事一起安抚学生,过度劳累致使他的手脚关节肿得像包子一样,痛得无法忍受、无法入睡,他将病情报告给他曾经的主治医师。医师要求他火速住院治疗,说再拖下去,一定会发展为晚期“败血症”,后果不堪设想。由于病情严重,贴膏药面积无限加大,身体贴满了膏药,所贴膏药将皮肤贴烂,直至拔出脓来,其痛苦是常人无法忍受的。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张平湘仍操心学校的事,他每天至少要打三个电话安排工作。同一病房的一位赣州病友说:“天底下难得见到这么一位只关心工作而不顾自己生命的人。”在得知学校5月11日复学的前一天,张平湘强行出院,到学校开学上课,他坚持到暑假,才接着住院治疗。
双金学校地处村庄中心,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达公交站台,张平湘经常用私家车在这条路上接送同事,大家称他是“专职司机”。
“张平湘校长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好领导,是我们的榜样。”胡淑芬老师回忆起往事时激动地说。2019年,刚放寒假,胡淑芬老师就陪同母亲去贵阳弟弟家。当人们都沉浸在喜迎新春的热闹气氛中时,“新冠”疫情席卷而来,打乱了她原定正月初七返程的计划。她赶紧微信联系张校长,张校长耐心解释:“你不在中、高风险地区,要回来要居家隔离十四天的体温记录,还要所在地小区开的证明。”胡淑芬老师度过了十四天等待的煎熬后,终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可就在离樟树不到一小时的时候,她接到爱人因疫情值班不能来火车站接她的电话。正当她发愁时,张校长打电话询问并得知这种情况,坚定地说:“不要急,我开车来接你。”“当时一股暖流遍及我的全身!”张平湘开车把胡老师送到家中,离开时,一再跟她讲,以后有事可以随时找他。
“我们都希望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一个让你舒服的人,胜过一切保健品;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张平湘校长就是这样的人,在人们想象中,一所几乎没有必要存在的学校,生源不降反升,教师安心从教、乐于奉献的更多了。数字可以证明:双金学校现有教师25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4名,在园幼儿54名。学生主要是双金园艺场2000多名职工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