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 从简单到明白 大道至简,这是老子的名言,意思是最深刻的道理可以用最简单的形式、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复杂不一定深刻,烦琐也不一定美。这是哲学的范畴,也是美学的准则。语文教学追求简单,从学生的需求看,简单是教学最有效
教研 | “危校”守护人:乡村教育的“逆行者” “要说我老爸的工作状态,一个字,拼;一句话,他像陀螺转个不停。老爸是我工作前行中的‘灯塔’!”在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杨红老师吐露她内心深处的话语时,脸上写满了幸福和骄傲。“老爸有一个80多岁的老娘
教研 | 规划·批判·行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因此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然而,现实中的乡村教师虽历经一场场培训、一次次研修,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不得要领。探索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
教研 | 先学课文,再读小说,这一课编撰得真绝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撰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骑鹅旅行记(节选)》《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等课文。特别是《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有“梗概”及“节选”两部分,让学生先学课文,再
教研 | 小学数学教师新基本功之“教法选择” 教法选择,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取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教师的教法需要通过学生的学法去实现,不能把教法和学法分开,只有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统一,才能体现教法选择的意义和价值。一、走出教法选
教研 | 直觉力:一种指向发现的核心素养 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说:“在开始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往往凭借对符号或性质的某种直觉,迅速地、不自觉地去应用并不绝对可靠的公理组合,我甚至相信,数学知识终究是依赖于某种直觉洞察力的。”数学思维是数学的内核
教研 | 初中语文革命文化类作品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革命文化类作品,或反映理想信念,或体现爱国主义情怀,或展现革命斗争精神,大都通过新闻、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
教研 | 借助表现性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以“表现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依据表现目标设计评价任务以及
教学 |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提质增效”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作业”一词的第一层释义为“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功课”,明确了“作业”的具体情境和任务指向,即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而这一学习任务的布置,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
教学 | 基于单元统整策略的语文作业路径探寻 众所周知,传统的分课时作业往往呈现出零碎无序、盲目随意的状态,语文知识的联系遭到割裂,语文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缺乏系统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课程
教学 | 分层设计 弹性讲评 多元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并指出思维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这意味着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 | 作业“加减乘除”难文浅教易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就如何实现“长文短教,难文浅教”提出了五条策略:其一,教师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聚焦核心问题;其二,教师要重视、用好课后练习题,以实现教学目标;其三,教师要简化头绪,突出重
教学 | 借助数形结合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在小学数学领域里,数与形密不可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由此,笔者以跨学
教学 | 在深度体验中发展量感 “身体上的尺”属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主题学习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身体上的尺”的内容要求是:运用学过的测量长度的知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一些“长度”,以这些“长度”作
教学 |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视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并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
教学 | 依托数学联想,提升思维品质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此再想起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教学 |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密、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差异,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不均,有的学生会出现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优质均衡
教学 |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与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有效的提问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开放性。一
教学 |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质疑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
教学 | 基于目标达成的小小说创作“教、学、评一体化”浅探 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应该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实现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评”三位一体,必须建立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上,具体体
教学 | 任务群视域下指向思维能力训练的低学段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四个核心素养的具体指向。其中,“思维能力”具体表述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
教学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的“阅读”与“表达”实践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并将课程内容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那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实现
教学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基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提出“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新课标”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语
成长 | 以教师和家长的视角同看教育 十多年前,我初上讲台。当时,虽然说我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但基本上没有深入思考过教育的含义,更未曾想过教育的路径和价值,单凭着听过几节学校教师的课,就在自己班上给学生依葫芦画瓢。果不其然,一段时间之后,我
成长 | 父母的“觉”,让心更靠近 “嘉珩,你有时间吗?我想和你谈谈。”我一边对着房间里的儿子说,一边慢慢走到客厅,坐下来。那时候,嘉珩读高三,学校要求统一在食堂就餐。我们跟他商量了好多次,可他死活不肯。每天早上,他都会在便利店买一份快
成长 | 做一株映日荷花 我家中挂着一幅画:一方荷塘,一株绽开的荷花,一轮红红的朝阳。玫瑰色的晨曦中,荷花的心儿向着朝阳,辉映着七彩的光。这幅画,寄寓我的归属感。三十多年前,我来到一所偏僻的少数民族学校任教。当感到茫然时,我就
成长 | 心灵的栖息地 “丁零零,丁零零”,我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不耐烦地接了电话:“喂,你好,你是?”“我,老师,我是小许。对不起,老师,这么晚打扰您,我,我有事想跟您说。”我深吸一口气,说:“你说吧,怎么啦?”“老师,
成长 | 墙缝里的花 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一朵花,只是生长的地方不一样,花期不一样,但是他们都会绽放。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如同阳光、雨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花的种类不同,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
成长 | 躬耕教坛,追风而行 这学期,几个之前与我一起在村小任教的同事也调入中心小学,再次与我成为同事。前两天,其中一个同事与我聊天,很有诗情地说:“想当年,坑坑洼洼,蹦蹦跳跳;现如今,柏油路面,宽而平整;而我,却离开了你,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