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与策略
作者: 杨新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有效的提问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还需要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开放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如果缺乏针对性,往往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因为,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往往过于宽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学习。此外,这种问题也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混淆和困惑,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假设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请问你们会不会解答这道数学题?”这个问题过于宽泛,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此外,这个问题也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就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30个苹果,每个人分到2个苹果,那么需要多少个人?”这个问题具有针对性,明确了学生的需求。
2.泛滥式提问。泛滥式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频繁地使用相似或相同的问题形式,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需套用固定的答案模式,缺乏探究性和创造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泛滥式提问非常常见,这种提问方式会带来不少问题:泛滥式提问常常使得学生只需记忆固定的答案模式,缺乏真正的探究和思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泛滥式提问只是简单地套用固定的答案模式,学生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展。泛滥式提问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应该在提问的过程中注重变化,注意问题的创新和多样化,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1.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明确的提问目标,即学生通过这堂课能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提问目标,让目标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学习。教师应该明白,提问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更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学习内容的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度思考。同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技巧来让问题更有针对性。例如,教学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什么有理数要分正数和负数呢?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询问学生生活中是否用过负数,以了解学生对负数的理解程度,然后提问学生:你们能够举出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负数的例子吗?最后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意义,并解释为什么要将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2.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自由发挥。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们能够举出生活中哪些需要用到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数学的趣事?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我们只有5张纸币,分别是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那么我们能够用这些纸币组合出哪些数呢?为什么小数点后面有无限个数呢?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有10元钱,你们能够买到哪些东西?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我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哪些分数?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这样提问:你们知道哪些有趣的数学谜题?你们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
3.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唯一答案或者有多种答案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故事等来引入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也可以引入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当教师提出小数比较和排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小数,如0.25、0.7、0.45、0.12等。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其中两张卡片,如0.25和0.7,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个小数更大?为什么?接下来,教师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并讨论,然后请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引导学生考虑小数的位数、数量级以及转化为分数的形式。随后,教师展示另外两张卡片,如0.45和0.12,再次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个小数更大?为什么?再次给学生一些时间思考和讨论,然后分享他们的答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位数和数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小数位数的补零和去零对小数大小的影响,帮助学生总结出比较小数的规律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