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低学段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作者: 周明萍

读书必先识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识字与写字”列为各学段学习活动之首,凸显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只有先学会识字写字,才能阅读与写作,才能真正步入语文学习。与写字相比,识字是基础,是根基。因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在低学段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依托方法,简单识字

“新课标”要求低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由此可见,低学段学生的识字任务比写字任务重得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如借图识字法、场景识字法、对比识字法等,让学生简单识字。

例如,学习象形字的方法之一是描摹实物,在教学生认读“日”“月”“山”“水”等字时,教师可以先出示这些汉字的简笔画,让学生描一描,感受“日”字像圆圆的太阳、“月”字像弯弯的月牙、“山”字像起伏的小山、“水”字像绵延的支流等,让学生通过简笔画快速识记。又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学生熟悉的大自然中的事物,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场景、树木、动物、农事”四个识字主题串起整个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识字。其中,识记《场景歌》中的“队”一字时,教师可将其与“对”字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通过组词等方法找出两个字的不同,在对比中简单识记。

有了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也会有所提升,遇到同类型的生字,识记也会相对简单一些。

二、借助工具,主动识字

拼音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规律组合构成汉字音节。学会拼音,能让学生快速识字,甚至主动识字。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二年级的课文都标注了拼音,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布置“读一读”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依照拼音通读课文,把不会读、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一名拼音基础较好的学生带读拼音、讲解字义。学生讲解后,教师再补充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有了成就感之后,很多学生都认真拼读识字,争当“小小讲解员”。

此外,查字典已经成为低学段学生认识生字的重要方式。当学生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利用音序查字法或部首查字法查一查。例如,学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中“变”这一生字时,很多学生不理解字的意思,笔者便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生很快理解了字义,并能准确组词。

借助拼音和字典,学生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主动识字、理解内容,识字兴趣、识字能力都能得到相应提升。

三、开展活动,快乐识字

活动是提升学生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主题识字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收集资料,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识字。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时,教师可以结合秋季丰收的主题,引导学生联想瓜果成熟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关水果的图片,制作生字卡片;或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观察其外形、颜色,说一说水果的味道;或组织给水果贴标签的游戏等,旨在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又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树之歌》时,教师可以先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认识与“木”有关的生字,学生基本掌握这些生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字词接龙游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要求每组学生轮流说出带有“木”字旁的生字,且不可以重复,坚持到最后的小组获胜。在活动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字词积累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提供舞台,鼓励识字

为学生提供展示与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制作识字本”是广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展示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识字主题,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制成图文并茂的识字本。识字本的制作过程是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识字本的主题内容、制作时间等没有硬性规定。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将其装订成册,放在班级阅读角展示,并供学生借阅。为了做好识字本,很多学生发挥自身所长,将识字本做得极具特色。这一展示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乐学、好学。

此外,笔者将每堂课的前10分钟固定为“识字分享时间”,鼓励学生轮流上台,讲一讲最近学到的生字,从音节到释义再到例句,面面俱到,意在让学生每天识记生字,慢慢增加词汇量。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仅能掌握很多课文中暂未出现的字,而且字义也阐释得很到位。

五、链接生活,轻松识字

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参照,轻松识字。例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小蝌蚪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场景。教师继而从学生经验出发,说一说“蝌”“蚪”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给学生识记的方法。此外,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联系生活的实践型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学校每栋教学楼的名称、记录从家到学校会经过的公交站点名称等,学生完成这种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积极性往往比较高,这一作业形式也让识字学习更有趣。

总之,识字教学切忌枯燥灌输式教学,教师要为学生识字添加一些趣味,让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