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作者: 魏娟摘 要: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减”背景之下,教师要基于“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需求,分层设计初中语文作业,从而有效达成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健康、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分析了分层作业的设计,期望通过有效的分层作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分层作业 设计策略
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提供相应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的基本概念、词汇、语法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文章和题目,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阅读理解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阅读的速度与准确性。语文学习不仅关注语言技能,还关注文化传承和人文素养。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接触和探索不同类型和风格的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和欣赏中外文化的精髓,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一、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意义
(一)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显得尤为重要。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旨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学习。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分层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在选择作业时,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进步,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层次,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努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管理,从而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计划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调控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基于多元发展目标,设计分层作业
基于多元发展目标设计分层作业,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作业设计应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批判性思考。
以教学《天净沙·秋思》为例。本课的多元发展目标为:(1)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3)提升学生情感感知能力;(4)丰富学生表达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分层作业。比如,对于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收集与这首词相关的资料,并结合资料理解和鉴赏古诗词,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对于鉴赏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选择一首古诗词,分析其文化背景,赏析其语言表达与结构,并与这首词进行比较。这样的分层作业,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全面且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个性特征和学习背景等。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和日常作业评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基础层、发展层和拓展层,以便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其次,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选择与他们兴趣相关的主题和形式,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最后,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背景,确保作业内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和表达方式。
以教学《秋天的怀念》为例。在设计作业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秋天的怀念》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分层作业,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侧重于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秋天的描写使用了哪些形象的比喻?请列举文中提到的秋天的景物”。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思考,分析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秋天的描写传达对故乡的怀念的”。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创造性思考,让学生“选择一位你喜欢的作家,比较他们对秋天的描写与茅盾的描写有什么异同,并分析原因”。
(三)基于现实生活联系,设计分层作业
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基于这种联系来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将语文与生活进行联系,从而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理解文化、感悟精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散步》时,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1)基础层作业。请回忆你最近的一次散步经历,写一篇短文,描述当时的环境、心情以及你在散步过程中观察到的事物。这种作业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2)发展层作业。阅读《散步》后,选择文中一个细节进行深入分析,撰写一篇短文,探讨鲁迅通过这个细节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反思。请家人或朋友说说他们对散步的看法,整理并记录这些故事,撰写一篇文章,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拓展层作业。设计一项关于“散步”的社会调查,采访不同年龄段的人,了解他们对散步的看法和感受。整理调查结果,撰写一份报告,分析不同人群对散步的理解。这种分层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观照自身的生活经验,还能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个性发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合理的评估和及时反馈,达成多元发展目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巧俐.初中语文作业分层布置及管理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2023,(10):75-77.
[2]朱晓卫.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4,(26):165-167.
[3]安英娟.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4,(1):15-17.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尖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