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兰发英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而言,数学知识点的逻辑性较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为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几何画板的出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几何画板的基本内涵、运用价值、使用规则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几何画板 小学数学 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会使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重成绩,轻能力”的局面。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及学生成长的需要。几何画板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掌握数学知识点,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借助几何画板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几何画板的基本内涵

几何画板是一种教学辅助类软件,主要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维护软件的正常运行,具有现代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能够将知识点直观化、动态化地呈现出来。绘图和计算是几何画板的主要功能,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这一软件绘制图形,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几何画板作为一种电子绘图工具,绘图的速度快、准确度高,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教师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使用软件中自带的数学工具,如三角尺、圆规等,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功能,将平面、静态的图形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二、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使用口述的方式对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省略了较为关键的数学知识形成过程,致使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较差。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要通过交流、探讨等方式,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将知识形成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架构,助力学生夯实自身的学习基础。

(二)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打牢几何知识基础,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几何知识学习提供充足的动力。几何知识包含很多定理,这些定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灵活地答题。几何画板的加入,能够助力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特点,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为知识的传授提供新的方法与路径,以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而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

三、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前置,使得师生之间有更多机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几何画板是现代化信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资料,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学习资料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整合和优化,又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资料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进行充分理解与掌握。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几何画板不仅具有精细准确的图形绘制功能,也具备优质的图形动态演示功能,能够向学生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知识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这一软件,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提供充足的情感支撑,促使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和同伴进行沟通,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为学生创设富有生活元素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探究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独到的见解,实现有效学习。

(三)组织学生互动交流

几何画板软件包含种类丰富的虚拟数学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迅速绘制出线段、三角形等,并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对绘制的图形进行优化和调整。几何画板作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的优势,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设计拓展型问题,带领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结合“数形结合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动态揭示数学概念的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以将原本“平面化”的数学概念、定义,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数学课本中的概念与定义,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几何画板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产物,可以将数学概念、定义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通过几何画板,可以为学生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将这个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及内在的逻辑关系直观展示出来,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清晰的认知。同时,借助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变换参数,让学生仔细观察参数变换后所得数据之间的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公式的来源和规律。

综上所述,几何画板的出现与运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活水”。为充分彰显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几何画板的重要作用,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等方式,促进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的充分融合,为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尝试几何画板的运用新路径,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冰冰.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2,(23):71-76.

[2]李鑫楠.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应用几何画板的策略[J].电脑校园,2022,(6):251-254.

[3]刘宏惠.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文渊(小学版),2022,(2):136-138.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