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作者: 卜路珍

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旨在围绕单元内容和主题,有意识地组合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或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和意义,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本文结合具体案例,从作业的整体性、情境性、综合性及人文性四个方面阐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小学英语 作业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强调作业内容的意义、价值、关联,强调作业形式的多样性,重视真实情境在作业设计中的作用。在此理念的基础之上设计的作业能帮助学生在探究、操作与合作中,寻求学习的内在价值,发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缺少单元整体思维及系统化研究,导致各个板块间缺乏联系,知识点之间也缺少内在的逻辑性与递进性,从而难以完全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和课时作业,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自我效能感。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用整体思维去解读单元内容的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统整单元内容,挖掘学科内部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着眼“单元”整体,设计集整体性、情境性、综合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小学英语作业。笔者将以译林版教材为例,阐述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作业目标,体现整体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确定具体课时目标,重视单元内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单元之间的联系。

在2024年3月,笔者在所在县市面向骨干英语教师执教了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本单元主要描述Mike和Tim两个孩子在公园欣赏美景、描绘美景的场面,涉及“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中的“生活与学习”“文学、艺术和体育”主题群,涉及的子主题为“个人喜好与情感表达”。基于主题、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在整体把握单元和具体课时内容的基础上,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构起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在语言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要能理解对话内容,并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能掌握教材中出现的自然风光类词汇;能掌握字母“e”和字母组合“ee”在单词中的发音,并尝试朗读新单词;能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谈论公园美景并抒发内心情感。在思维品质目标方面,学生要能通过观察、想象、归纳等方法发现美、描绘美、分享美。在文化意识目标方面,学生要能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单元作业目标

在厘清了单元教学总目标之后,笔者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整体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作业的目标、内容、形式进行科学、系统、有层次的安排和设计。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内容,要求学生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在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句型。其次,要求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本主要内容,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再次,要求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发挥想象,将脑海中的美丽画面用诗画结合的形式描绘出来。最后,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课时作业目标

确定单元作业目标之后,笔者根据各课时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分课时作业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不同课时中进行不同层次的体验、感知、理解,运用目标词汇和句型进行有意义、有意境的表达。同时,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维碰撞,形成鲜明的个人观点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第一课时的作业目标设计中,笔者要求学生认识、会读、会写文本中的重点单词,并初步运用句型“I can see...”描述看到的景色;在第二课时作业目标设计中,笔者要求学生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句型“I can... It’s easy.”“I can’t... It’s difficult.”描述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在第三课时的作业目标设计中,笔者要求学生能理解字母“e”“ee”在单词中的发音,并尝试读更多生词,同时能结合实际情况,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描绘心目中公园的样子。

在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和课时作业目标,能体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关联性和统整性,帮助学生在探究、操作与合作中寻求学习的内在价值。

二、凸显单元主题内容,设计作业背景,体现情境性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意义,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和展示等活动,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由此可见,语言知识的运用离不开情境。教师设计基于单元主题的真实语言情境,更易于学生理解、习得、灵活运用知识。

(一)联系实际生活

笔者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2 What a day!时,留意到本课主要用过去时介绍了Su Hai和她的同伴们在公园里游玩的经历。文本以日记体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孩子们在公园里吃喝、玩耍、看鹦鹉秀等一系列活动。在教学本单元时,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正好到当地的青少年活动基地进行了户外拓展活动,活动内容和活动场景与文中描述的相似度较高,因此,笔者借此机会,要求学生进行情境对话:“Boys and girls,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学生纷纷回答:“It was sunny.”笔者再问:“What did you do there ?”学生回答:“We played games.”“We ate some food.”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回顾:“How did you feel?”学生答道:“We felt very happy.”

(二)创设游戏情境

有意思的作业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努力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的有趣、实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收获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实践情境

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一课时,笔者从“发现美—描绘美—分享美”三个层次带领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迁移运用知识,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实践情境:请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边听边想象,将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并配上优美的小诗。在实践情境中,学生运用想象力感受美、描绘美、书写美,知识得到了运用,心灵得到了熏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激发。

三、关注单元知识,设计作业内容,体现综合性

遵循整体性原则,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把单元看成一个整体,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经过,把握教材单元内容承载的价值、思想与方法,设计跨单元、跨板块、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跨板块

笔者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 What time is it?第三课时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本单元的Sound time板块、Rhyme time板块及Checkout time板块间有着密切的关联:Sound time板块主要用钟声报时,并告诉大家不同时间段做的事情;Rhyme time板块中的主人公Eddie早上还在睡懒觉,妈妈正在叫醒他;Checkout time板块主要是一定时间内要做的事情。这三个板块都与时间相关,笔者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进行了课堂任务设计:(1)在Checkout time板块教学中,让学生边听边在空白的钟面上画上整点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早上八点和十点可以做的事情。(2)联系上一环节,让学生猜测语音部分的答案,并带领学生学习字母t的发音。(3)出示Rhyme time板块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猜测时间、描述事件。笔者巧妙设计任务,将三个板块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比较中进行表达,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跨单元

笔者在教学完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之后,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深入解析。首先,各个单元的内容相对独立。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故事部分主要谈论的是学校的课程及学生各自喜欢的科目,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喜欢的学科,并说明理由;Unit 2 After school的故事部分主要呈现的是Mike和同学们放学后的生活,如打篮球、打乒乓球等,引导学生熟练表达自己的课余生活;Unit 3 My day的故事部分以时间顺序描述了Mike的一天,呈现了有条理、有趣味的一日生活。这三个单元从三个角度描述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其次,三个单元的主题相互关联,都属于“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下“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多彩、安全、有意义的学校生活”范畴。因此,三个单元的文本内涵是相互关联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学校课程,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笔者融合这三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了这样的综合性作业:设计你理想中一天的学校生活,有条理地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相关活动。这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作业,需要学生结合三个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将理想中的学校生活有条理地描述出来。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围绕同一主题,利用不同句型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构建了系统的跨单元知识结构。

(三)跨学科

笔者在讲解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How old are you?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数字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设计了这样的任务群:(1)观察数字颜色,思考密码箱的密码。(2)观察钟表,用数字表达时间。(3)观察图形,确定图中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数量。该任务群主要综合了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解题,再用英语将结果表达出来,真正做到了学科间的有效融合。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关注整个单元、整本书,甚至其他学科涉及的知识,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思考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鼓励并帮助学生参与到各种学习任务和活动中,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作业以任务为驱动,学生能够在完成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单元作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了信息时代的各种辅助教学工具的价值。另外,单元作业的形式也更为丰富多彩,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他们创设更加有趣、更加有内涵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林美琴.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家长,2024,(15):64-66.

[3]张影,周悦.单元整体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校园英语,2023,(27):139-14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2023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立项编号:JSSJY2023007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