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蒋玉洁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将单元内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本文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了大单元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大单元教学走进了小学美术课堂。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强调知识之间的联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不同单元的目标和重难点,扩充、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形式,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不断积累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理论输出,注重前期设计
(一)研读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学情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24年版)》不仅为教师指明了教学方向,还为学生规划了不同学段的学习方向。因此,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应紧扣课程核心素养,梳理、开发、选择、创造教学内容,建构艺术知识体系;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积极性;应通过经验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访谈法,积极分析学生的反馈,制定动态化、个性化的学情档案,匹配适当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剪纸(一)》《剪纸(二)》时,由于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明晰形、色、肌理等美术语言,能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借助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学生虽然了解过剪纸艺术,但是没有认真地学习过这种艺术。针对学生的学情,笔者分析学生可能会喜欢哪些知识?可能会喜欢何种讲授方法,从而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层级,通过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匹配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二)基于教材内容,明确单元主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明确单元主题,重构教学顺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地讲授具体的知识点。然而,大单元教学中的“单元”与自然单元中的“单元”存在差异。为了践行大单元教学,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重新审视教材内容,明确单元主题。一般来说,单元主题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是一个专题,也可以是一个话题、一个问题、一个关键词。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风筝》《飞机(一)》《飞机(二)》为例。笔者将三节课按照时间轴的方法进行排列,结合教材内容,提炼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以生活情境为引线,分别探讨古时候的飞行器、现代社会的飞行器、未来社会的飞行器。其次,按照教学规划,依次规划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从教学目标出发,填充大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不仅知道飞行器的发展历史,还能挖掘其中的美感,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和创作能力。
大单元教学并不局限于某一学段,教师可以将不同版本、不同年级的教材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把课程内容提炼为剪纸、编织、印染、陶艺、风筝等。
(三)围绕单元教学,提炼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灵魂,在日常的课程设计中,教师要秉承以下三个原则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2)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又能从哪些渠道中获得?(3)应如何实现对知识点的应用与迁移?基于具体的单元主题,教师应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并将其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借助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总结教学的重难点。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车(一)》《车(二)》《乘车印象》为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紧扣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从单元主题来看,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是观察生活中的“车”,并探索“车与生活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笔者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图片与视频,探寻车的美术要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基于车辆的发展史,输出具体的教育资源,以跨学科教学的理念,阐述教材内容。最后,让学生想象未来的车辆会是怎样的,并分享它的应用场景。
在教学中,针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够学习到什么”,还要关注“具体知识点在何种情境中可以实现应用与迁移”,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单元主题的归纳,将单元关键词融入教学内容。
二、引入多元策略,优化单元教学
(一)融入项目式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项目。考虑到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设计学习项目:(1)针对单元教学重点,将“教师教”转化为“学生学”,将教学重难点转化为项目目标与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针对单元教学的内容,按照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借助具体的学习项目,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皮影戏》为例。笔者以“传统文化的探究”为引线,设计探索专题。根据专题内容,学生需要解决以下的问题:(1)皮影戏的起源是什么?(2)本地的皮影戏文化发展历史是怎样的?(3)如何筹备一场皮影戏?考虑到最终的成果展示,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要求各个小组以“表演皮影戏”为基础,探寻皮影戏非遗文化。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寻皮影戏的魅力。
项目式学习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学习项目,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前期的项目设计,还要做好后期的项目总结。
(二)设计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氛围,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学习;应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要求学生将手工、绘画、摄影等形式融入创作之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表情丰富的脸》《变脸》《有表情的面具》为例。基于单元主题,笔者设计主题为“观察生活中的‘脸’”的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走进商场、地铁站、菜市场,观察人们的表情。从后续的反馈来看,各个小组都能以摄影的方式,记录生活中人们的表情。那么,“如何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人们的表情?”结合这个问题,各个小组将人们的表情抽象化,制作出一个个面具。在点评阶段,笔者要求学生借助面具编写故事,并进行适当的演绎。
在项目的设计与落实中,教师要不断地摸索大单元教学的内涵,探索实践活动的方向,借助循序渐进的引导,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重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方法
(一)优化评价方法
在践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设计丰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通过高效的“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输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寓言和神话》为例。笔者以神话为主题,设计单元内容。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任务:(1)秉持跨学科教学理念,将语文与美术进行结合。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过神话与寓言,要求他们自主编写一则神话或寓言。“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现这个寓言?”让学生将神话、寓言故事转化为原创绘本。(2)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小组成果。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以美术绘本阐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各个小组互相点评创作的绘本作品。区别于以往的评价,学生不仅要评论绘画的技巧,还要阐述神话、寓言故事的特点。借助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能够在互评中完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把评价体系与大单元教学模式相结合,不仅能深化单元教学的内容,还能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由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限,互评难免存在问题,对此,教师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引导。
(二)丰富评价标准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秉持“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优化评价方法,丰富评价标准;应重视前期的活动设计与后期的活动评价,通过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分析单元重难点;应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匹配不同的评价标准。
以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我做的图书》为例。在课程讲解中,笔者设计主题为“我设计的图书”的实践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学生要围绕校园生活、环境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设计图书的封面和内容。考虑到后续的互评效果,笔者将评价标准前移,让学生基于评价标准,优化图书的封面设计,丰富图书的内容。在互评中,引入电子白板技术,优化作品的呈现效果,通过动态化的展示,各个小组既能阐述书籍的内容、主题、设计的目的,又能分享制作的流程。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评价是师生沟通的重要渠道。基于具体的评价标准,学生不仅能积极、准确、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还能及时获取教师的点评,借助过程化、差异化的点评,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过于严苛的评价会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要灵活选择评价的方式,并优化师生互动的效率。
总之,大单元教学强调通过构建大概念的方式,将不同主题、不同技法、不同材料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模式追求的是学生对美术的整体认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单元的形式传递美术知识。区别于传统的讲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形式多样的学习项目,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做好前期的课程设计与后续的专业引导,借助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自主总结单元重点,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燕,吴悦.聚焦创新能力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23,(20):135-137.
[2]刘振颖.核心素养导向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J].新校园,2022,(9):26-28.
[3]左进芳.核心素养下大概念引领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J].家长,2024,(20):137-139.
[4]徐文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23,(2):149-151.
[5]范崇岩.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J].新课程研究,2023,(12):98-101.
[6]方璐.大单元教学: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3,(20):190-192.
[7]王琴.“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17):43-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