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作者: 李贤真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国教育改革重在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思维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及应用本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初步具备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运用科学、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没有意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导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不重视。由于课时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以讲述字词、句子、理解段落及体会文章主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仅停留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其次,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太合理。比如,通过不断提问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或者通过自主讨论进行创新思维的总结。这些并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正确路径,同时,对这些单一方法的重复使用,不仅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会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反感,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最后,缺乏有效的外部实践环境。当前,不少学校都是以书本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很少安排课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另外,有部分家长认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导致家校合作不畅,反过来也影响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创新精神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结出的实践之果。尤其是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民族的前途保驾护航。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升综合国力,才有机会在全球博弈中胜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生在毕业之后,不管是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还是选择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其创新思维能力在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路径
(一)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文字,或者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通过在日常学习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索。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时候,笔者就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新闻的撰写”来展开。首先,播放多媒体图片,图中呈现出多份报纸,通过对每份报纸进行特写发现,报纸的每篇新闻都有“某某社某日某时电”等字样。其次,提出问题:(1)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2)新闻的体裁是什么?(3)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是什么?(4)在新闻的阅读中作者的态度和倾向是什么?最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完成下面三项任务,任务的设置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一是通过阅读本单元的文章,了解新闻的特点,掌握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内容,从中总结学习新闻的方法,养成每日关注新闻的习惯。二是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步骤,在了解了本单元内容后,分组进行新闻采访实践,题目自定。三是让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和所采访的内容,撰写消息、通讯等,在完成消息或通讯后,将全班的新闻作品归纳整理,进行展示。这样的创新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发散学生的多元思维,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语言思维等多元思维来发散其创新思维。比如,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推导,通过思考得出判断。再如,在教学《河中石兽》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形成一定的理论逻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A.事件起因: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B.(求二石)过程:寺僧以为(二石兽)顺流下矣;讲学家认为“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指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C.对比上述三者的判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1)寺僧只考虑到流水,没考虑到石兽与泥沙。(2)讲学家只考虑到石兽和泥沙,却忽略了流水。(3)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4)得出结果,老河兵的判断正确。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用“A、B、C”内容构建思维导图,通过文言文的语言感知,体现不同的人物在石兽入水后的运动轨迹分析,运用空间思维的想象来理解语言思维过程,进而对石兽的具体位置进行推导。
(三)培育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课内外活动的参与度。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时,笔者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分为4~6人(以双数为准)。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由一人朗读,一人监督(朗读完后角色互换)。其次,在学生朗读过程中,如果出现读音不准的地方,通过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进行更正;在遇到不会的字词时,进行小组讨论;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再次通过查找工具书的方式来完成自主学习。最后,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做一个像白求恩一样的人?为什么你是这样理解的?
(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为例,在教学完成之后,首先,笔者以“安塞腰鼓”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和比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其次,鼓励学生运用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进行安塞腰鼓创意大比拼,使学生能从自身对艺术理解的角度进行舞蹈创编。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理解知识和艺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家长参与其中,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体现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增强家长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正确认知,推动家校的合作。
四、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学习动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小芬.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2,(7):63-64.
[2]蒋红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9):63.
[3]许冬梅.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学周刊,2023,(5):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