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创新路径探讨

作者: 赵玲玲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视角下,教师要依托学习任务群,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和创新,借助任务驱动,落实核心素养,进而取得“1+1>2”的效果。本文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从明确单元目标,完善课程“梯度”设置;凝练单元主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融入游戏元素,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有效活动,搭建写作思维支架;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群文阅读资源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学习任务群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及教材,整合多个学习任务,汇总形成有内在联系的群组集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以学习任务群为辐射,创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明确单元目标,完善课程“梯度”设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前提,教师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巧妙的安排;要对教材中的语文要素进行深度挖掘,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知识传授的要求;要完善课程的“梯度”设置,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通过深层次的融合,促进单元教学活动朝生动有趣的方向发展,由此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主要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根据教材中的导语可知,这几篇课文均属于景色描写类文章,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技巧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一种敬畏之心,进而培养学生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妥善处理好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围绕这一单元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升华。

二、凝练单元主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学习任务群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教学体系,由众多任务汇聚而成,囊括了多个维度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因此,在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单元教学中的人文主题加以分析;要有效应用学习任务群这一全新教学模式,以学科育人价值为导向,对单元教学主题加以提炼,并以此为切入点,有序推进语文教学活动;要基于学习任务视角,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等做好组织设计工作,有序落实单元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实现两者的深层次融合;要形成多个层次的训练模块,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从而充分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在明确写作教学目标之后,首先,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对客观事物加以介绍,充分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其次,围绕写作教学主题,设计“寰宇纷呈万花筒”的主题学习任务,形成了“欣赏美”“感受美”“介绍美”“分享美”四个学习任务,以此构成学习任务群。最后,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自然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世界文化遗产,与班级内的同学分享交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语言文字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层次融合,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程为载体,构建并应用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引领之下,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金色的鱼钩》为例,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以革命文化题材记叙文为切入点,对相关文章加以归纳整理,由此推进整体教学活动。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起因”“事件”“地点”等要素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其次,建议学生从修辞手法与词汇两方面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在教学中,笔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优势,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由此可见,针对学习任务群的构建与运用,既能产生良好的激趣作用,也能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融入游戏元素,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融入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为了更好地发挥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其转化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产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缓解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压力,教师可以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把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有效解决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率,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编排的是中国神话故事。在教学中,首先,笔者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以及世界的独特理解,感受神话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围绕单元课程,将其转化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最后,围绕单元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课文朗诵、情景剧表演、课文内容续写等。对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既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

五、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以情境为“桥梁”,连接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以此满足学生的内在情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首先,笔者使用电教设备,为学生播放《中国记忆》的视频片段,加深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内涵、地位、价值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对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吗?”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最后,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写作,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将自己喜欢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心目中的他,要求内容详尽具体,情感真挚。创设写作情境,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六、开发有效活动,搭建写作思维支架

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是单元任务群与写作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果,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教师可以对写作教学加以细分,将其落实到阅读、读写、语言积累等活动之中,为写作教学奠定基础,让写作教学不再是单独存在的教学板块,而是与阅读教学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综合能力。

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围绕写作教学主题,设计“寰宇纷呈万花筒”主题学习任务,形成了“欣赏美”“感受美”“介绍美”“分享美”四个学习任务,并开展了以下相应的教学活动:(1)在“欣赏美”的任务中,指导学生阅读包括《威尼斯小艇》在内的三篇文章,分析作者介绍“小艇”“荷兰牧场”“金字塔”的主要目的,对文中富有情趣的句子进行摘抄和背诵。(2)在“感受美”的任务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进行读写结合训练。(3)在“介绍美”的任务中,围绕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新课讲授,让学生在分享、收集、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撰写作文。(4)在“分享美”的任务中,让学生进行作文分享交流,开展“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展览会。

七、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群文阅读资源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开阔教学视野,对不同场合的阅读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将其分解成多个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语言文化知识的机会,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如对网络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以“唐诗纵横”为主题,对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进行整合,构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学习任务群。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阅读主题,利用网络手段,整合同一时期的唐诗资源,并做好分类处理,如诗歌类型、作者经历、诗歌特点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学习心得。其次,可以利用学习任务群整合资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后,可以拓展群文阅读教学范围,如以“学习是永恒的”为主题,融入“跨文化专题研讨”任务群,拓展教学范围,让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加以研读,强化教学效果。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教师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深度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性。

此外,教师要以单元主题为主要切入点,将教学视野延伸至课外,整合阅读材料,借助相同的主题,指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落实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开展“神话故事”类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阅读资源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阅读内容的延伸,提供如《水仙花》《潘多拉的匣子》《奥林匹斯山诸神》《百鸟之王少昊》《龙女拜观音》等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神话故事”单元主题内涵的理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八、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构建学习任务群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凸显语文教学内容特征的同时,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任务群,研读教材,整合资源,从明确单元目标,完善课程“梯度”设置;凝练单元主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融入游戏元素,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有效活动,搭建写作思维支架;基于学习任务群,整合群文阅读资源等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方式,扩大学习任务群辐射范围,并将其贯穿教学的始终,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浩.微观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新样态[J].教育科学论坛,2023,(19):15-18.

[2]韦柳涛.小学语文教学“学习任务群”实践路径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6):56-58.

[3]娄照君.任务驱动  构建路径  落实要素: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例谈[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