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 代秀玲

摘   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智慧教育模式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方式及管理方式的智慧转型,推动学生的高效发展。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深入学习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人工智能   小学数学   智慧教学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智慧教育模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育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想高效发挥智慧教育的价值,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渗透,实现教学方法改革,构建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需要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需要的智慧课堂。本文探究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充分运用智慧教育模式,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智慧教育模式的意义

智慧教育模式是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趋势产生的,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收集教学资料、调整教育模式,进而促进教育发展。智慧教育模式不仅是借助信息化设备完成教学,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利于实现教育模式改革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进行改革。而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在运用智慧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学科教学的内容、重难点以及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进而实现教育模式改革。

(二)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一般会依托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循规蹈矩进行教学,并利用课后习题、例题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会更有效,但是单一的教学内容限制了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智慧教育模式依托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与多样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且多元的资源,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种多样的补充材料,能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延伸学习空间。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态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促使学生全身心进入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一味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不仅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人工智能时代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模式的应用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导入活动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高效的导入能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明确整个教学过程的目标和方向。导入环节的重要功能是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高效发挥智慧教育模式的作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设计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多样性的导入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能通过课堂导入活动,形成积极的心理预设。这种导入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高效完成课堂导入。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就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收集有趣的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小学生比较喜欢看动画片,因此,笔者借助《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动画形象,设计“分苹果”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有一个苹果,熊大熊二想要平分,每个人可以得到多少呢?”学生最初的答案是“每人一半”,但是并不理解“一半”在分数层面的意义。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分苹果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分子”“分母”,了解[12]便是一半。这种导入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分数相关知识产生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时,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习惯于通过板书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知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清楚、详细地了解数学知识,但是此种方式不仅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也会浪费课堂时间,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质量。在智慧教育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动画、PPT等进行辅助教学,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会因为空间想象力不足,无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说教或者板书的方式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工具,将长方体和正方体以立体、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线面关系,理解并记忆计算几何图形表面积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构建智慧评价体系,高效发挥评价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化较为严重,很在意教师以及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教师要格外重视对教学评价环节的开展。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更为丰富、多元、全面,基于此,教师要调整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智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建立长期、持续的“学习成长档案”,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布置线上作业,让学生在平台中完成作业,并记录学生每一次的作业完成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便可以在最终的教学评价中,从综合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仅可以降低评价的偶然性,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出较为中肯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评价的结果,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教学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利用智慧教育模式开展教育工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智慧教育模式的价值,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在不断创新中实现教育信息化,构建完善的智慧课堂,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江.“智慧课堂”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22,(34):29-30.

[2]徐才.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