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作者: 李点摘 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优化作业设计,将“双减”政策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双减”政策 小学英语 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来对知识进行巩固。目前,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仍然以完成课本上的习题为主,这并没有达到“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会影响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作业质量低,缺乏针对性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作业设计不够重视,只是简单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习题,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来设计作业。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会出现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对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二)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小学英语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单一。教师只布置固定的句子、词汇抄写作业,而没有挖掘其他更有趣的作业形式。第二,缺乏创新性。小学英语作业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作业设计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难度过大。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语法知识较多,难度过大的作业难以适配学生的学习需求。第四,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在作业批改中,教师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客观、科学的反馈,导致学生感到作业的无趣和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心理。学生长期面对单一、枯燥、机械的英语作业,会降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甚至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反感心理。
(三)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作业的内容只是单纯的语法和词汇练习,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英语学科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大,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自主完成作业,这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四)作业评价不合理
传统的小学英语作业评价以教师为主,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无法根据作业中的问题来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判断,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批改作业时,虽然教师会给学生反馈一些问题,但这些反馈并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对此,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打分,或同学之间互评。
二、“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一)提升英语作业的质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例如,在教学“What does it mean?”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问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句型所在的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可以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描述自己所在小区里的植物、动物,并把这些内容写到一张小纸条上,从而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分层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层设计,使作业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分层作业。
例如,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可以让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完成基础题,让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后,挑战一些难度更大的题目。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选择。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分层作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和发展。
(三)注重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与沟通
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在英语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合作型作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充分发挥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注重综合性评价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也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实际生活,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如让学生用英语向家人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和爱好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对话。在教学与生日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日有关的对话任务,并要求学生在回答课堂问题时,将单词、句型与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一些英语小游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遵守层次性、多样性、趣味性等原则,让作业内容贴近生活,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和数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要不断丰富作业形式,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教师对“双减”政策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开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积极探索英语作业设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的作业,促进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雪.立足“双减” 优化作业:探“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J].小学生(下旬刊),2023,(10):25-27.
[2]陈莹圆.“双减”政策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策略 [J].启迪与智慧(上),2023,(10):57-59.
[3]徐晗光.“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英语作业优化实践研究 [J].校园英语,2023,(3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