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
作者: 施丽摘 要:“双减”政策要求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因此,教师应基于单元主题,对小学英语作业进行重新设计、创新优化,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的优化能有效解决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重复单一、缺乏趣味、忽视思维能力发展等问题,能精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引导学生在完成主题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发展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主题作业 作业设计
作业是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它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响应政策的要求,切实提高英语作业设计的质量,努力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赋能。
目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抄写作业过多、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较为枯燥,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越来越少。对此,教师应学会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主题作业设计,立足单元整体,对单元话题进行整理,促使学生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逐渐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主题作业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还要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基于“双减”政策,就当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探讨优化作业形式的具体方法,切实为学生“减负”。
一、 “听说写绘”,奠定基础
(一)设计“听说”主题作业,促使学生形成英语语感
英语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听说”主题作业,如课文跟读作业、相关主题阅读配音作业等,引导学生在跟读、模仿的过程中培养英语语感,逐步纠正英文发音,切实提高语言水平。
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How much?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该单元买卖物品的主题情境,设计以下主题作业:(1)跟读课文录音,并完成配音任务,做到发音清晰、语调流畅。(2)为班级即将举行的义卖活动选择合适的物品,并从种类、颜色、特征、价格等方面用英语介绍这些物品。(3)根据自己带来的义卖物品,和同桌用相关句型互相问答。
再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单元教学为例,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和语言情境,设计以下“听说”主题作业:(1)通过对Story time的学习,我们都知道Mike喜欢美食。这一天,他又带上了好朋友Liu Tao、Yang Ling、Su Hai和Su Yang,请你根据对话,将不同人物和食物连线,并和同桌用英语说一说他们想吃的食物。(2)请根据对话,判断所给句子是否有误,如果有误,和同桌讨论一下如何更正。(3)和朋友用英语对话,了解你的朋友平时喜欢吃些什么。
循序渐进的“听说”主题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有助于学生夯实语言功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设计“写绘”主题作业,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设计一些趣味“写绘”主题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作业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情境,融合多个学科,促使学生在发挥创意的同时,对单元英语知识进行有效输出。
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Seasons的主题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家乡的四季风景,并用英语说一说自己平时拍摄的四季图片,从而助力学生有效提升语用能力。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把学生的“写绘”主题作业装订成册,作为班级英文日志供全班学生阅读。
再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主题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生活中的动物朋友,并采用写一写、画一画的形式,创意“写绘”自己的动物朋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Story time中的角色,设计一份逻辑鲜明、生动形象的可视化思维导图,鼓励学生在个性化“写绘”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手工制作,有效实践
教师可以在英语作业设计中融入一些手工主题的作业,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结合单元主题内容,制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如节日贺卡、小摆件等,从而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例如,在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主题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布置以“My Chinese New Year”为话题的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该单元的关键词汇、句型和语法,以及自己过新年的生活经验,进行英文绘本创编活动,并向班里的其他学生进行展示。
再如,在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主题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引领学生自主收集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风景名胜、特产小吃等,并创编出介绍某个国家的主题英文绘本。
这类“动手又动脑”的手工主题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享受运用英语的过程。
三、主题拓展,发展能力
(一)设计阅读类主题作业,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类作业,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完整的阅读体验中有效提高阅读素养。
持续而深刻的阅读体验,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滋润学生的心灵,丰盈学生的生命。小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爱阅读的特点,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寻找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英文绘本,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完成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体验中涵养文化品格,提升阅读素养。
以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Seasons的主题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和该单元“四季生活”主题相契合的英文绘本I am a Bunny,通过优美生动的插画、富有诗意的文字,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一年四季的更迭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精读英文绘本的过程中,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再以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主题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Just Helping My Dad,鼓励学生在内容深刻、情节生动的英文绘本阅读中进一步积累语言知识,学习更多关于家务劳动的英语表达,感知绘本中的趣味故事。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在完成主题阅读任务单的过程中充分联系真实生活,讨论自己可以为家长做的事情,并以“Make a chore list”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和尝试。
(二)设计探究类主题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类主题作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采访、调查,完成探究报告,进行目标语言的操练,从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学生在整理、归纳、分析、汇总的过程中,切实锻炼了思维能力。合作、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尝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主题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布置一份调查家人和朋友一日三餐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自主调查的过程中,询问家人或朋友的饮食习惯,并进行交流和记录,对家人或朋友的饮食健康程度进行评估。在学生完成调查作业之后,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类作业,让学生根据家人或朋友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为他们设计一份菜单,并学会利用该单元目标句型“We are going to have...today. Because my dad’s favourite food is.... We’ll have...today. It’s good for my dad. It’s healthy.... We won’t have...today. Because it’s not ....”在课堂内用英语介绍自己的菜单设计思路,促使学生在真实高效的语言情境中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再以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Holiday Fun的主题作业设计为例,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可以设计一份关于“Holiday Fun”的调查报告,引导学生交流“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city?”等问题,从而更牢固地掌握单元英语知识。
探究类主题作业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抽象的单元主题学习内容指向真实的家庭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设计演绎类主题作业,鼓励学生踊跃合作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具有故事情节的文本,在充分研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演绎类主题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深入解读故事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表演,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课文故事秀”“英文主题演讲秀”“绘本剧创编秀”等主题实践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增加英语输出,从而使得英语课堂更真实、更有活力。学生通过小组间的有效沟通、合作,能够逐渐丰盈故事内容、丰富人物语言,有些学生还能制作出具有创意的道具,并对故事结局进行个性化改编,从而逐渐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快乐,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主题作业设计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感知经典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根据手中拿着的关于“A Goose Girl”“The Ugly Duckling”“The Fisherman and the Golden Fish”“Little Red Riding Hood”的纸片进行分组,拿到相同纸条的学生被分为一组。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童话故事的情节,进行角色分配、台本创编、道具制作、配乐选择、合作排练等,让学生在合作表演活动中充分感知童话故事的魅力,理解童话故事的主题内涵,促使学生在表演中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总之,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设计体现素质教育的作业。教师要优化作业形式,注重主题作业的实践性、创造性和思维含量,助力学生主动建立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涵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在有效提升作业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佳楣.探寻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减量加质”策略 [J].西藏教育,2023,(12):33-36.
[2]马芳.“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J].校园英语,2023,(49):163-165.
[3]胡帅花.践行“双减”政策 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J].小学生(上旬刊),2023,(12):37-39.
[4]吕方.小学英语拓展作业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研究 [J].英语学习,2023,(11):65-68.
[5]葛周玲.设计有效作业,助推“双减”落地 [J].教育界,2023,(3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