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述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功能探析
作者: 江华摘 要:“述评”就是“叙述和评论”,信息技术“教学述评”既包括事实性述评,也包括价值性述评。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素养、学生学习的联动,从而发挥“教学述评”的因材施教功能、助推改进功能、评价促进功能、协同育人功能。“教学述评”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高质量育人。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述评” 功能探析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教学述评”,是指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自身教学以及学生信息素养动态发展进行陈述、评议的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述评”既包括事实性述评,也包括价值性述评。事实性述评是教师用“对或错”“是或非”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进行直接的判断;价值性述评是教师用“应该或不应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的判断。教师的述评,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科学、合理;能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一、关注学习差异:让“教学述评”发挥因材施教功能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兼具演绎性、归纳性的学科,既能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培育学生的直觉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终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着个体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上,还表现在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学习倾向、学习风格、学习素养上。因此,教师应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个性、潜力都得到发展。
“教学述评”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力、倾向等,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与判断,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情,从而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自身的教学进度、难度、方法等。“教学述评”既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静态性的评价,也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动态的、生成性的评价。比如,在教学“数据的计算”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了解到班上一部分学生已经系统化地学习了编程,对数据、数据计算、编码等都有较深的理解与掌握,而另一部分学生对数据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对此,笔者采用“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优生,设置了一些综合任务,让学生去实践;针对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展开基本教学,如要求学生了解计算的基本方式、选用恰当的计算方式,让学生熟悉电子表格软件,熟练地进行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掌握公式和函数,初步学习如何用编程解决“鸡兔同笼”等问题。实践证明,“教学述评”既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多元化发展,也能促进班级的多元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教材,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情,才能理解学生,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案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艺术性,能真正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关注学习过程:让“教学述评”发挥助推改进功能
“教学述评”是对学生信息技术评价方式的丰富与优化,强调教师要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述评”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肤浅走向深刻。“教学述评”不是一种静态的描述,而是一种动态的跟踪,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性关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为每一个学生打造最佳的学习预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学习的精彩。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评价,教师不能以简单的测评作为依据,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价值观等。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要为“教学述评”打造平台、提供契机,让教师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学习数据库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调研、分析、诊断,从而不断地改进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与路径。比如,在教学“算法及其特征”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将“游客渡船问题”的相关视频放到班级QQ群,让学生先行展开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算法的概念。其次,让学生完成QQ群中相关的测试题,借助大数据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有效的教学指导提供参照与依据。最后,在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之后,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的调整,让导学案更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比如,笔者发现,学生难以准确把握计算机的程序语言、流程图。于是,笔者在课堂上重视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对简单的算法进行描述。这样一种教学,能有效地助力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具有实效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纸质文本、电子文本,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样态进行记录。为了让信息技术的教学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过程等方面对“教学述评”进行打磨,让“教学述评”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记录单,成为教学反思的记录本,通过规范“教学述评”,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进行深度分析。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学述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多元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学生多元化发展,才能真正让学校多元化发展。通过“教学述评”,教师能有效地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关注学习素养:让“教学述评”发挥评价促进功能
针对“教学述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超越传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要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认知、信念、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不断推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改进;要提升自身的敏感性,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评价;要超越“以分为本”的功利性追求,借助“教学述评”,既深刻反思、反省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也反思、反省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反思与反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不断进阶,让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走向科学、走向精准。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评价,而“教学述评”就是反思评价的载体与媒介。比如,在教学“加密与解密”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以“问题链”为载体,设计研发了这样的探究活动:(1)为了防止文件被窃取,可以采用怎样的方法?什么是加密和解密?(2)怎样使用自然语言或流程图来描述加密和解密算法?(3)阅读程序,思考语言程序的组成元素与功能。(4)写出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值。(5)尝试完成循环结构程序编程。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以相关的数据为支撑,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进行精准的评价。通过评价,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疑点与难点,要用“教学述评”记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完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等进行评价。在述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馈与评价,并将反馈与评价的内容、数据打印出来,成为“教学述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教师的手工记录,借助信息技术的大数据统计的量化反馈与评价,既精准、有效、科学,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素养,采用“教学述评”,能发挥评价的导学功能、监督功能和调节功能。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述评”不是为了证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因此,教师要保存好自己的“教学述评”,让“教学述评”成为自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改进日常的教学方式,让教学更规范、更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
四、关注学习联动:让“教学述评”发挥协同育人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述评”的联动功能,自觉将信息技术的“教学述评”进行比较与参照,从而让“教学述评”发挥共享的功能与作用。通过比较,对学生的优势、劣势、短板、长项等“取长补短”,用“它山之石攻玉”。在引导学生应用“教学述评”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彼此的互动与交流,要让群体之间展开“教学述评”的思想碰撞,从而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智慧。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育人功能,让信息技术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述评”方式,如“访谈述评、家访述评、观察述评、问卷调查述评、监测反馈述评”等,从而有效地洞察学生的信息技术学情与动态;要丰富“教学述评”的工具,建立学生的信息技术个人档案,可以采用“一人一档”的方式,将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习惯、优势、不足、指导策略等记录在案;要具有良好的评价素养,撰写针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发展内容的报告,注重评价内容的撰写边界,通过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档案的比较与考量,形成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学感悟。比如,在教学“综合问题的解决”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设计相应的任务。其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设计流程、分解任务,引导学生组装程序、测试运行。最后,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借助已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述评”,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发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教师的“教学述评”,“拿来”为己所用。在建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述评”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陈述事实,又要对事实做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要坚持“述中有评”“评中有述”,将“评”与“述”有机结合;要在“教学述评”过程中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创新。通过“教学述评”,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个性化发展,促进班级、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多元化发展。实践证明,“教学述评”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因材施教功能、助推改进功能、评价促进功能、协同育人功能等。
“述评”简单地说就是“叙述和评论”。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始终贯彻学科育人的使命,推进教学改革,借助“教学述评”,有效地践行信息技术学科育人的使命;要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发展;要积极探索基于教学改革发展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发展的“教学述评”机制,通过“教学述评”,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高质量育人。
参考文献:
[1]朱忠琴.教师教学述评的内涵、价值和实践路径[J].人民教育,2023,(2):43-46.
[2]李平.“校园一卡通”数据采集探秘:高中信息技术“数据编码”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Z2):89-90.
[3]谢水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J].教育艺术,2023,(12):29-30.(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