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
作者: 李澎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明确活动指导的价值所在,同时对现阶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指导策略
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虽然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但是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与指导,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一、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价值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化类学科,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这一活动的具体价值,从而彰显教学的意义。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
教育源自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利用生活化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层面上来看,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生活化的教学不仅能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相连,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日常生活经验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二)学习内容丰富化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生字词,形成基本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还要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学习中感受多元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学科课程资源的层面上来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将多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从而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层面来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丰富的内容,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三)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包含丰富多元的学习内容与形式多元的学习方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要渗透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如观察记录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让学生高效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既能学习语文知识,又能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基于创意教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策略
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其重视度不高,无法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相应的活动,最终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基于此,在开放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秉承创意教学思想,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合理的指导。
(一)以创意教学为指导理念,做好选题工作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从主题视角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选题,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之前,必须做好选题工作,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对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要务,教师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选择合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鼓励学生通过编排课本剧的方式将其展现出来,让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课本,深入挖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教材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众多优秀的课文,基于教材进行选题,能够让原本单一的语文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出发,将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感知生活。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现、交流与沟通。这样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彰显学生的个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不是机械化的知识理解与记忆活动,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意学习活动。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学习内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控力比较弱,教师应当在强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必要的环节对学生给予合理的指导。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意,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与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为例,从教材内容可知,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为“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教材在每个板块分别提供了五篇阅读材料。在该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了解汉字的演变史、价值、传播方式以及汉字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此,笔者让学生从自己的姓氏出发,在班级中寻找与自己同姓氏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探究自己的姓氏的来源、发展等基本情况。在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能一步步学会提出问题、收集信息、甄别信息、筛选整理,掌握探究问题的基本过程和处理信息的一般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构建深层次的学习体系,实现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卓毅,胡磊.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解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12):102-104.
[2]李淑兰.小学诗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建构策略:以《七律·长征》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15):125-127.
[3]施菊红.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48):48.
[4]傅婷.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264-265.
[5]胡桂芳.开放有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构建[J].教育观察,2020,9(31):124-125,130.(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海恒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