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融合教学的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研究
作者: 张丽霞 孙方友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目标。专题“长作业”以主题为线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以“长作业”为中心,带领学生整体学习大量不同结构和形式的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与结构化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专题“长作业”,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专题“长作业” 融合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一直处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各种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得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进步。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而言,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对于数学这门难度较大且复杂的学科而言,采用更加科学的作业设计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知识点。“融合教学”理念给优化作业设计带来了新方向、新转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专题“长作业”时,一定要改变原有的传统作业设计思维,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概述
专题“长作业”指的是以遵守现有小学数学教材大纲为前提,以主题为线索,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以专题“长作业”为中心,带领学生整体学习大量不同结构和形式的作业模式。设计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指引学生全面发展。
设计专题“长作业”,要求教师以特定主题为中心,整理归纳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通过新颖的学习模块,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专题“长作业”,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与结构化思维,帮助学生梳理相似的数学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的设计和优化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要展现出专题“长作业”应有的特点和要求,更要重点体现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遵循统一性、趣味性、多样性的原则,为学生设计具有创新性的专题“长作业”,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实现“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其次,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特征与学习水平,设计分层次、多样化、针对性的作业,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最后,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创新训练形式,融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具有时代气息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融合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内容毫无新鲜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但是在目前,很多教师对融合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够透彻,教学方式简单化,教学内容毫无新鲜感,不重视对学生数学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布置作业时,只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一种简单化、单一化的课后作业布置,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从理论知识的层面认识数学知识,而难以从方法论的层次认识数学知识,限制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二)部分师生无法适应融合教育的要求
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注重师生互动、并行发展的教学过程。然而,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材知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师生都表现出无法及时适应的现象。新教材既有必修内容要求,又有选修内容要求,使得很多师生难以适应,找不到具体的方向。这一问题着重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难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对教材当中的相关内容及内涵理解不透彻。这种问题不仅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还影响了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
作业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管理功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相关知识,还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实现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融合教育发展理念下,由于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到位,教学水平较低,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普遍存在学生主体缺失、以量取胜、形式单调、漠视人文关怀等问题。融合教育理念下的作业设计,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知行合一为原则,重视因材施教,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且具有针对性与综合性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关注的重点
(一)基于单元整体视角,关注作业内容与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通过主题、项目、任务等形式整合课程内容,并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设计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整体作业。在设计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时,要立足单元整体视角,重构作业内容与作业模式,以作业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基于单元整体视角设计“专题”长作业,是设计高质量作业的途径之一,教师要站在单元视角,分析教材脉络,为学生设计质高且量少的作业,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综合考虑,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设计“专题”长作业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文化等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设计内容层层递进、难度由低到高的作业,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逆向思维意识是专题“长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在较为特殊的场景或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能力。在面对不同的难题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题角度或思路,有些学生具备正常的思维习惯,而有些学生具有反常的思维习惯,也就是“逆向思维”。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具有逆向思维的学生可能解题角度更加灵活、解题方法更加多样、解题速度更快。因此,在设计“专题”长作业时,教师应当关注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一定的逆向思维。
(三)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实施专题“长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学习知识,解构教材,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设计“专题”长作业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多样的数学学习方法与技能,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学习习惯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完成专题“长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适当指导学生,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归纳与整理方式,充分吸收专题“长作业”的内容,快速掌握信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基于融合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设计
(一)布置预习型专题“长作业”,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一定的心理预设,还可以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此,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预习型专题“长作业”,为学生提出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在上课时,教师只需要检查学生完成预习型作业的情况,就能发现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时,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自行用纸剪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培养学生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这几个图形的特征,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在观察、操作、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建立空间观念,还能提前了解到各种图案的边、角、点等要素。
(二)布置分层型专题“长作业”,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天赋等因素的影响,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倘若教师不管不顾,执意对学生采取“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就很难做到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为了让学生都能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设计分层型的专题“长作业”,使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笔者设计了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等不同题型的专题“长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计算能力,进行仿照练习、变通练习、拓展练习,从而让学生能在原有水平上实现一定的提升。这种作业不仅能充分调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不再畏惧数学探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布置实操型专题“长作业”,联系生活实践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设计专题“长作业”时,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应用与实操型的作业,设计与学生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的实操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整理、对比等,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种作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将新旧知识联通,还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后,笔者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并利用工具进行测量。这种实操型作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布置专题“长作业”,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发展空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优化小学数学专题“长作业”设计,教师需要遵循融合教学理念,认真钻研、仔细设计出一套适合全体学生的数学专题“长作业”设计方案,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永辉.基于专题长作业的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3):104-106.
[2]牟慧慧.“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4,(2):52-54.
[3]季燕.小学数学进阶作业有效设计研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小学生(中旬刊),2024,(1):13-15.
[4]夏忠.小学数学结构型题组作业设计的路径探析[J].辽宁教育,2024,(1):39-41.
[5]周红霞.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统整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小学数学教育,2023,(24):32-33,60.(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人民路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专题长作业的小学数学课程融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B/2021/02/1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