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化2.0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 郭玉摘 要:教育信息化2.0既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又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如何解决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农村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夯实基础技能,多方面提升自身信息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师 专业成长
教育信息化2.0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核心目标是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从不同的角度去展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农村地区,由于对教育信息化2.0落实不到位,农村教师的发展受阻。因此,农村教师需要认清现实,学习“新课改”精神,按照教育信息化2.0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打造现代化的学习平台,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体系,探索教育新模式。
一、农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分析
(一)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不足
在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下,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师要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以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教育服务。从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没有继续学习,面对教学环境的变化和富有个性的学生,其理论知识已远远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些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滞后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虽然教育理念在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不少教师仍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将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以全盘讲授的方式开展教学,主客体完全倒置,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烦闷,课堂失去了光彩与活力。
(三)教育反思和教育科研不够
教育反思和教育科研具有极强的理论操作性和实践性,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育反思和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教了多年书,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很少参与各种教育科研活动,难以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一些教师虽然具有教育反思的意识,也进行了反思实践,但是缺乏必要的总结、归纳和提炼,无法将教学中的问题变成课题,很少去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缺少科研精神与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2.0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线上培训,强化学习意识
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提升诉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师的需求,学校可以搭建教师的建言平台,开设教师专业成长的论坛;可以设计调查问卷,总结一线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上网“听声音”、问卷“找问题”的方式凝聚广泛共识,明确教师所需,进而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从网络中寻找线上精品“微课程”,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和观看;可以创建线上培训“菜单”,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设计主题“菜单”,安排专门的“微课程”,让教师根据需要自主“下单”选学,满足教师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开展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践相融合的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在线上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基本功、信息化教学等专题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培训实效。
(二)优化教研,实现集思广益
教研既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又是教师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将教研视为完成常规教学的程序与任务,认为教研只是给领导和上级做样子,没有将其提升到“会诊”的高度,导致教研流于形式。对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农村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与共享性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利用网络集体备课、说课、研课、改课,发挥集体智慧,完善教学设计;可以借助微信、钉钉、QQ等新媒体平台,创建教研群,让教师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迸发出更多创新的火花,使每个教师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三)创新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教育信息化2.0为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将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补充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更全面、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画面,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建立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重点,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演示教学,实现动与静、平面与立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灵活。
(四)共享资源,提升专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还会影响教学质量。对此,教师要注重与其他教师的合作,通过合作探究、资源共享,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教学资源共享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缩减了查找资料的时间,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潜心研究教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数据库等建立教学资源库,把自己和其他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学参考、设计的课堂习题等,分门别类地收集到资源库中。在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反思,从其他教师的课件、教案或习题设计中总结经验,为己所用,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五)不断反思,开阔教学视野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教学实践,要不断地反思,以批判的态度反思传统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当前的教学理论,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查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探寻更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策略,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动之中。
当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可以从网络中查找相关案例或从专业的教育网站中寻找解决方法,通过借鉴、模仿、再创造将网络中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微博、论坛等创建网络日志,记录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教学经验、教学思想、典型的教学片段等,并将日志公开,与其他教师分享,在与他人的分享和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农村教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农村教师要注重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夏婕,张克松.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策略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1):84-85.
[2]高水林.教育信息化2.0助力青年教师成长[J].教育艺术,2022,(9):35-36.
[3]余洁林.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12):72-74.(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乡村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21]GHBZX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