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的高中教学模式
作者: 黄为清摘 要:信息技术已成为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变革,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本文既探讨了VR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融合,又探讨了该技术在实践中的一些挑战和限制。随着VR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将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挖掘学生更多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VR技术 高中教学 融合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融合新技术,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VR技术能够构建虚拟世界,生成交互式三维动态情境,具有沉浸式、交互式、构想式特点,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高中教学。
一、当前高中学科教学的现状分析
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社会因素等影响,高中教师没有改变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忽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虽然死记硬背是一个方法,但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文科类科目的学习,如果过分强调死记硬背,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各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但普遍的特点是知识量多、难度大、学习进度快、综合性强、系统性强。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对系统性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教学往往以“灌输”知识为主,脱离生活实际,课堂互动较少。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长时间枯燥无味的学习,以及大量的练习,会使得学生学习的激情减弱,效率下降。
二、VR在高中教学中的理论基础
VR是一种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人类感官的输入和输出,创造出一种虚拟的环境,使用户感觉自己置身于其中。VR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显示技术。VR技术需要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显示器来呈现虚拟环境,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头戴式显示器。(2)跟踪技术。为了使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能自由移动,需要使用传感器来跟踪用户的头部和手部动作,以便实时调整虚拟环境的视角和位置。(3)交互技术。用户需要与虚拟环境进行交互,需要使用手柄、手套等设备来提供触觉反馈和力反馈,以及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进行用户输入。(4)计算技术。VR技术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图像、声音和数据,并实时渲染出虚拟环境。
VR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1)沉浸式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置身于一个具有真实感的虚拟环境中时,更加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在VR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自适应技术和智能推荐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来推荐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活动。(3)互动式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在VR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手柄、手套等设备提供触觉反馈,以及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进行用户输入,从而增强学生的互动体验。
三、VR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富有探索精神和一定的学科学习能力。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同时,VR技术还可以提供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目标,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探索知识点,而不是被束缚在书本和笔记中。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VR技术,让学生戴上VR眼镜,模拟真实场景,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通过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点,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VR技术在提高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比如,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中应用VR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VR模拟完成各种实验任务,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得出实验规律。
由于高中阶段课程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开展研究性的体验式教学,学习时间和经济成本很高,而合理利用VR技术,可以把远程的学习资源搬进课堂。比如,在教学《与妻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VR,让学生体会“天下第一情书”的内容,理解课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感悟革命前辈牺牲自己的精神,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VR技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跨学科学习、团队合作能力等。比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地质结构,探索世界各地的地貌、地形等,更深刻地理解地球各部分的关系和作用;在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重建历史场景、对话历史人物等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事件,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沉浸性和互动性;在生物学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VR技术,亲身接触各种生物,探索解剖结构和内部细节,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VR技术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灵活、开放和自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更具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VR在高中教学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VR技术的成本较高,设备包括显示器、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这些部件的生产和研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此外,VR设备的功能也是影响其价格的重要因素,如高清晰度、低延迟、高刷新率等功能都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其次,市场上可供选择的VR设备种类较少,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价格普遍偏高,这使得学校和教育机构难以承受设备的高昂费用,从而限制了VR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此,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对VR设备的购买成本,促进其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厂商可以与学校或教育机构合作,提供优惠的价格或租赁方案,降低设备的购买成本。随着V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的成本会逐渐降低,各相关企业应推出更加经济实用的VR设备,以满足教育领域的需求。如果VR技术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则这种技术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度。最后,为了增强VR课程的适用性,VR厂商可以研发更容易上手的VR课件制作软件,让广大教师参与到VR课程的开发当中来,把握课程的主动性。另外,学校需要关注学生使用VR设备的时间,应出台相关的使用制度,保护学生的视力,可以通过VR管理平台对VR眼镜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五、结语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行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嵩.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2]李嘉菁.新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考,2023,(33):156-158.
[3]刘岩,康丽,侯强华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23,43(12):99-101,106.(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