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赵永平

摘   要:随着网络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 微课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的理论性较强,大量的历史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和应用,如果教师采用死板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既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无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被应用到历史课堂中,微课便是其中之一。微课具有直观形象、短小精悍的特点,能让知识的呈现变得生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将微课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历史课堂中,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微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具有“小而精”的特点,和传统课堂“大而全”的教学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知识点上,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变得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以视频为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外,微课具有方便易携带的特点,只要学生手中有智能设备,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选择性的学习,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有助于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

微课的应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使师生角色发生了改变,使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支持者和课程的设计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学,帮助学生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避免对知识重复和无效的讲解。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选微课“点”,丰富教学内容

一是紧扣知识应用的关键点。微课主要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与制作,针对性强。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要有大局意识,立足于课程总目标及单元学习目标,将总目标和单元目标拆解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化整为零,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从中提炼关键点;要注重知识间的整合,打破章节限制,构建知识序列,强化知识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方便学生利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紧扣学习过程的重难点。微课主题突出,一个微课对应一个知识点或对应一个学习主题。很多历史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与学生之间存在较远的时空距离,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历史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将历史教材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历史概念,如典章制度、中央集权、责任内阁等,单独提炼出来制作微课,为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一是利用微课实现情境教学。在学生眼中,历史知识是单调的、枯燥的,如果将这些历史知识置于生动的情境当中,则会被赋予生机与活力。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运用微课复原历史,用视频的方式把遥远的历史重现在学生眼前,通过视频与声音,让学生对未知的历史产生好奇,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是利用微课实现翻转课堂。在教学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了解所学内容,整理其中的重点。比如,在教学中,笔者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中寻找答案,以此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再如,在翻转课堂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疑问,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探究价值的信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是利用微课实现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导学案应用到课前预习中,用图表的方式为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重点、难点及方法步骤,讲解较为重要的知识,让学生可以顺利完成预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对微课提供的知识框架进行细化,丰富知识内容,让学生借助微课提供的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锻炼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三)拓展自学空间,促进自主学习

一是辅助作业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作业设计,把学生从传统的背诵、做题中“解放”出来,用更加新颖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总结性的微课,将课堂中的重要知识点汇集到一个微课中,并将其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为学生设计亲子作业,让家长对照微课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课堂知识,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更加高效。

二是延伸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微课,展示历史资料,利用电脑软件为枯燥的文字配图;可以从网络中收集相关的视频片段,让材料中的文字变得生动起来,借助微课将线下阅读转为线上阅读,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自主学习,从而实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四)组织“微”活动,增强历史感悟

一是“微”制作活动。当学生掌握了基础历史知识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历史知识灵活地展示出来,增强课堂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对此,教师可以开展“微”制作活动,让学生按照单元的知识脉络,制作一份单元微课,使微课内容充实,形式丰富。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可以为他们提供制作微视频的机会,让他们自主收集素材,这样制作的微视频才有实效性。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制作的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接受大众的点评,帮助学生改进和创新,让学生获得更多宝贵的历史学习经验。

二是“微”讨论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建微课兴趣小组,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加入,为学生提供制作微课或者鉴赏微课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和学生一起探讨微课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探讨。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微讨论”活动,当学生在家里遇到学习困扰后,可以在线上向教师请教,教师利用直播的方式解答学生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透彻。最后,可以邀请历史专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与学生互动,给学生提供利用微课的正确思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结语

总之,微课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微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要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使微课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桂惠.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7):22-24.

[2]黄后杰.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高考,2022,(10):42-44.

[3]严复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1,(31):141-142.(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