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 谢智群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成为教学新课题。学习任务群整合了小学阶段的识字、阅读、写作表达、口语交际和跨学科学习等内容,在学习任务群视角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语言积累。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语言文字积累、实用性阅读、文学类阅读、思辨性阅读、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六大学习任务群出发,探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是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提高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阅读教学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六大学习任务群的角度出发,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语言文字积累,夯实阅读基础

语言文字积累是学习任务群的目标,教师在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夯实语文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的构成规律,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进行生活化阅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注重文化渗透,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阅读关于人的身体及行为、宇宙和自然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小猪变形记》等,从而掌握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尝试寻找规律,在拼音的帮助下进行阅读,学习用简单的笔画写汉字。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阅读《中国寓言故事》,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感受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实用性阅读,贴合生活需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和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并学会清晰、适当地表达,以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交际需求。教师可以使用朗读、讲故事等学生喜欢的形式,促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实现思维上的进阶。例如,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文章,并设计“我爱我家”“我爱上学”等贴合实际生活的主题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学会使用礼貌的语言与家人和朋友沟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学校生活的读物,学会与同伴进行文明沟通,学会分享在学校生活中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文学类阅读,滋养精神成长

文学类阅读的目标是促使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和理解文本,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审美品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整合听、说、读、写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对话、复述、表演和游戏等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从意境、想象、情感等多个方面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内涵。教师要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文学创造力,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读者、主动的分享者和表达者。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红日》《小英雄雨来》《青春之歌》等,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体会革命领袖和革命烈士的人格魅力,欣赏生命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思辨性阅读,发扬理性精神

思辨性阅读的目标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保持好奇心,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并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鼓励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瓦尔登湖》,引导学生揭开大自然的面纱,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整本书阅读,丰富精神世界

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书籍,运用有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相比于单篇文章的阅读,整本书阅读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营造快乐阅读的氛围。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要帮助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及时进行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七色花》《神笔马良》等书籍,让学生想象故事的画面,并复述书中的故事。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小英雄雨来》《雷锋的故事》等书籍,帮助学生了解英雄的动人事迹。教师要定期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并鼓励学生对名著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改写或续写,以此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六、跨学科学习,全学科协同育人

跨学科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整合课堂内外的资源,进行跨界学习。学生在语文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跨学科学习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探究方法,学会提炼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习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和文化场所等,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为图书馆的“常客”,在借阅图书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与人交流,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关注当地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而感到自豪,建立文化自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多元、开放的综合性学习,实现全学科协同育人的目的。

总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推荐合适的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习任务群的视角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璐瑶.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策略[J].求知导刊,2023,(36):32-34.

[2]李清燕.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6):58-60.

[3]周步新.素养导向,策略驱动:小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规划与实施[J].语文教学通讯,2023,(36):12-14.

[4]官泽平.小学“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实践策略[J].亚太教育,2023,(22):128-130.(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