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绘本,让英语课堂教学“熠熠生辉”
作者: 吴琼摘 要: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且词汇量小。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引入丰富的英语绘本,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教师要依托绘本内容,设计丰富的学习项目,创设小组合作任务,在高效的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绘本 小学英语 核心素养
英语绘本是一种极具生活性、趣味性的教学资源,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绘本教学,精心筛选绘本,为学生提供“精神大餐”。
一、研究具体学情,筛选合适绘本
(一)以学生为主体,摸索“最近发展区”
英语绘本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其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图多文少”的英语绘本;中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大提升,因此他们倾向于选择“图少文多”、故事情节丰富的英语绘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要选择不同的英语绘本。其二,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每一个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在筛选绘本时,应着重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匹配相应难度的绘本。在难度适中且颇具趣味性的绘本阅读中,学生会逐渐感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为例,在备课阶段,笔者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打招呼”的理解。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知道基本的用英语打招呼的方式,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迁移应用。然而,针对具体一些的礼貌用语,学生会存在拼写上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围绕日常礼貌用语,寻找英语绘本,并最终选择了绘本Good morning。从绘本内容来看,学生不仅能从绘本中学到“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night!”等固定句型,还能围绕绘本图片内容,了解打招呼的几种方法。
绘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如何挑选绘本,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前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绘本。由于学生的认知体系尚不完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教师既要确保英语绘本内容生动、有趣,又要确保英语绘本内容具有教育意义。
(二)以教材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他看来,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基于上述思想,教师在筛选英语绘本时,要注意绘本内容与生活情境的呼应。受年龄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学生在面临抽象化的文字表达时,常常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的绘本,帮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提升阅读能力,开阔阅读视野。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一些内容涉及英语绘本,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立足英语绘本的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故事内容。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Story time本身就是一则寓言故事,因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完整的英语绘本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区别于以往的预学任务,教师不用急于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生词,而应鼓励学生在不查阅词典的前提下,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由于绘本兼具图片和文字,因此大部分学生可以推测出故事的内容。从绘本的寓意来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不仅塑造了自负且虚荣的国王形象,还塑造了两个“骗子”裁缝的形象,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能够促使学生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相似的情况,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教师还可以引入绘本Pinocchio,并要求学生在读后联系实际生活,分享自己的观点,明白在生活中要做诚实的人,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生活化的绘本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通过阅读完整的故事情节,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解读文本内涵,挖掘文本表达的情感,提炼文本中隐含的人文要素。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在备课阶段要选择合适的英文绘本,为学生的英语阅读提供最佳的“精神养料”。
二、引入多元化的策略,优化绘本教学
(一)引入角色扮演,调动课堂氛围
模仿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主要方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绘本内容,引入角色扮演这一教学策略。一般来说,教师在筛选绘本时,会下意识地贴合生活情境。当学生将自己置于绘本情境中,他们就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绘本的内涵。此外,角色扮演并非完全模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会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演绎过程。教师在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并予以适当的引导。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Cinderella为例,在预学阶段,教师可以围绕“灰姑娘”的故事,拟定学生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考虑到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提前分配好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根据“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三个时间节点,进行角色扮演。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并不会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各小组的学生可以有序地分配角色,拟定不同角色的台词,演绎出人物的特点。考虑到角色扮演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台词内容及演绎方法。比如,学生在演绎“灰姑娘穿上漂亮的衣服,走进宴会厅,王子立刻被她吸引”这部分内容时,并没有采用原文的表述,而是自己拟定台词:“Cinderella put on her beautiful dress and walked into the banquet hall. The prince saw her in an instant.”除了台词的创新,学生还尝试着从道具入手进行创新。
情境再现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并在后续的角色扮演中演绎出自己的想法。然而,角色扮演任务的插入讲究时机,教师要借助合适的绘本,引入角色扮演任务,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引入“TPR+Chant”教学法,优化教学形式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也叫“全身反应教学法”,即结合表情和肢体动作,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理解教学内容。从定义来看,TPR讲究联想和想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个词、短语或句子,进行动作演示。借助声音、画面、动作,学生既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又能理解绘本相应的知识点。
“Chant”可以被理解为“有节奏的诵读”。一般来说,英语绘本的故事性较强,不适合诵读。因此,教师要进行绘本内容的创新。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诵读的要求,教师可以引入音乐,在音乐旋律的辅助下,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绘本内容。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将其转化为一首歌。在歌曲演唱中,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开始熟悉课文。在相关的绘本教学中,教师在讲解“The little girl climbed up to the biggest chair and sat on it. But she found that the chair was too hard.”这一部分时,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演绎小女孩的一系列动作。通过生动且直观的动作,学生初步理解了教材文本的内容。接下来,在讲解“The little girl sat down on the smallest chair, but it didn’t take long for it to fall apart.”这一部分时,学生尝试着自己用肢体动作还原文字所描述的场景。
“TPR+Chant”教学策略,能够促使学生借助多模态表达,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为了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融合听、说、读、写四个板块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英语训练。
三、重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标准
(一)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评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进行阅读评价时,主要有两种评价方法:其一是结果式评价,指的是教师紧扣考试成绩,展开相应的评价;其二是等级式评价,指的是教师紧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级,如将学生的英语成绩分为A、B、C三个等级。然而,在新时期的绘本教学中,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优化评价机制,采用过程式评价、结果式评价、评语式评价与等级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够从评语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向。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绘本A Rainbow of Food。根据绘本内容,教师可以制定以下任务:“How many colors of food are there in the story? What are their effects on people’s health?”根据上述两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和分享。由于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文中涉及的食物种类,以及各种食物的效用。在后续的成果分享阶段,教师随机挑选几名学生展开分享。区别于以往的评价方式,教师并不应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而应鼓励学生互评。通过激烈的讨论,学生往往可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针对学生的争议点,教师再进行结果式评价。与此同时,为了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采用“答案+引导”的方式,通过过程式评价与结果式评价的结合,让学生逐步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策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重视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评价中有所收获。
(二)优化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绘本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树立阅读信心。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直观且严厉地指出学生的问题,这也让学生在面对错误和挫折时会存在畏难情绪。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教师应采用肯定、鼓励的评价语言,对学生予以引导。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为例,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引入英语绘本I am a Bunny。从绘本内容来看,学生可以将自己带入小兔子的视角,体会四季的变化。接下来,学生可以一边提炼绘本中的关键词,一边构建完整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关键词为核心,以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归纳和概括英语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总会存在形形色色的问题。针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互联网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和其他同学多多交流,教师则尽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自信就能够得到增强。
总之,绘本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丰富的绘本材料,辅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重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方法,加强师生互动,让小学英语课堂“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葛莎莎.论如何在英语绘本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界,2023(15):44-46.
[2]丁宁,徐梦然.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与主教材融合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3(S2):83-86.
[3]吴文洁.摭谈单元主题视角下绘本与小学英语主教材的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3(16):194-196.(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