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赵玲

摘   要:小学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任务。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丰富多元、层次渐进的阅读活动,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辩证评价和迁移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高阶思维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高阶思维指的是发生在较高认知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单元的宏观视角深入解读文本语篇,整体把握单元主题,引领学生在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解决问题,初步形成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笔者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教学,探讨了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统一整合内容,确立主题观念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必须依赖大量高质量阅读活动的支持。教师应深入挖掘单元内容,积极引入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绘本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层次渐进的阅读体验中形成高阶思维。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这一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以及“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等子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询问朋友的关键信息,深入了解朋友,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在生活中广交益友。教师可以从单元的宏观视角出发,深入解读文本语篇,整体把握单元主题,通过统一整合板块内容、积极融合绘本资源,引领学生在深层次的阅读体验中掌握英语知识。

在本单元的Fun time和Culture time的教学中,笔者积极引入自制绘本Our E-friend Club,从“Help Liu Ta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e-friend”这一任务出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绘本人物的关键信息,学会观察分析、对比筛选、归纳总结,学会与朋友交往的方式,学会和朋友分享心情、维持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二、读前趣味导入,激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内化、巩固单元基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高效地处理文字信息,在识别、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中展开深层次的文本阅读。因此,在读前环节,教师要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基于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积极创设主题情境,利用多模态的视频资源、趣味游戏、图片等进行导入,为开启绘本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在课堂伊始,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英文歌曲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在唱跳中迅速进入主题情境,激活已有的语言储备。接着,教师可以设计Chant活动,以“I say...you say...”的歌谣形式,帮助学生巩固Story time的关键词汇,引领学生在“In a big big world, we will make many many friends. But how how how to make friends? Let let let me ask you. Are you ready? I say‘eleven’, you say ‘how old’, eleven, how old...”的问答情境中激活语言储备,促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来询问关于朋友的关键信息。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making friends? How do you make friends?”从而引导学生说一说交友的方式。学生回答道:“I use Wechat to make friends.”“I use QQ to make friends.”“I make friends by playing games.”“I make friends by playing sports.”开放性的问题能促使学生明白:“We can use many different ways to make friends.”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进行真实的语言表达,促使学生充分内化和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出示Story time的课文插图,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语言支架“Peter is...’s e-friend. He lives in... He’s...years old ...”,大致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Wang Bing has an e-friend. Liu Tao wants to have an e-friend too. How to find an e-friend?”从而促使学生重温关于Liu Tao的关键信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读中活动设计,培育高阶思维

读中活动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关键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提取关键信息,还要帮助学生在文体结构、逻辑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有所领悟。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应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达成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全方位、多角度设计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迈进。

文本插图承载着文本情节方面的关键信息,为了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对文本插图的利用和理解,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图片环游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Lennie、Natalie、Micheal三个人物的关键信息,并通过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教师可以提问:“Where does she live?”“How old is she?”“What does she like doing?”“What subjects does she like?”“What does she do after school?”并鼓励学生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小组合作中,完成关于三个绘本人物信息的思维导图,在精读中培育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文本插图、积极思考,与文本语篇进行了深度对话,从宏观上把握了文本的结构,厘清了作者的写作逻辑和意图。

教师还可以在引导学生看、读、说的基础上,由“扶”到“放”,带领学生认识绘本中的三个新人物,引导学生了解希腊、俄罗斯、美国等不同国家的文化。教师可以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吸收文本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随后,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三个绘本人物的印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促使绘本内容具象化,使得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与归纳绘本中三个人物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要回归课本,帮助学生回顾Liu Tao的精彩生活,启发学生思考:“Which person is suitable to be Liu Tao’s e-friend?”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明白在择友过程中“志趣相投”的重要性。

总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思考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设计丰富多样、层次渐进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充分重视阅读活动的设计,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和巩固单元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林廷.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4,(1):78-80.

[2]陶苏倩.小学英语阅读课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4,(1):74-76.

[3]包玥.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绘本融合阅读教学分析[J].校园英语,2024,(1):61-63.

[4]张莹莹.聚焦深度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J].教育界,2023,(36):125-127.

[5]王璜,周思量,刘明东.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效途径:思维导图视角[J].基础外语教育,2023,25(6):85-93,112.(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