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肖忠海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初中教育也不例外。良好的教育机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道德与法治教育尤为重要,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科性质,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收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情感体验式 教学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基于科学的原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基本内涵
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和互动交流,从而自主建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通过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造与课程内容相符的虚拟环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具体而言,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将学生的情感作为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通过创造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索,帮助学生完成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和互动来表达情感,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吸收道德与法治知识。
(二)重要作用
首先,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局限,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实践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探索,不断尝试新的学习策略,从而对知识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并最终发展出更高层次的认知能力。
其次,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
最后,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二、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教师不重视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教师开始探索更加深入的情感教育方式。然而仍有部分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对学生的关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接受情感教育。
(二)情感体验式教学目标不突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主动接受教师的思想。大多数学校将考试高分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而忽视其所蕴含的情感、思想要素。对此,教师应该将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
(三)缺乏情感体验式教育资源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讲解,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拓展和实践,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缺少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灌输式”的教学缺少情感交流,不仅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生的品格、思维及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资源。
三、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感悟其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阅读和分享教材内容,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第一,要多途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不但可以完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教师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学科的特点和内容,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状态,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和探索学科知识,为课堂教学设定明确的情感教学目标。
第二,要多方式开展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教师应当使用恰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朗读诗歌《我爱这土地》,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讲述作者的个人经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热情的口吻朗诵这首诗,并在朗诵过程中融入音乐,让学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应该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爱”的氛围中体验情感的真谛,从而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知识,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和传递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辩论赛,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投票,选出最佳辩手、主持人和记录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就各自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深入讨论,并要求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经过辩论赛的激烈角逐,学生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探讨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技知识。
总之,采用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能够唤醒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兰.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1):146.
[2]洪瑞钦.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评价[J].教师,2019,(30):92-93.(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