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绘本阅读,助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杨纯龙摘 要: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被引入小学英语课堂。在此过程中,绘本阅读教学由于其生动、灵活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并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绘本融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高效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绘本阅读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从定义来看,英语绘本可以被理解为图片与文字的有机结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材,绘本更具有趣味性。基于英语绘本的特点,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将绘本巧妙引入英语教学,并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规律、具体学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此外,英语绘本的讲解离不开生活情境,因此教师要摆脱以往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有所创新。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具体的教学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如何利用英语绘本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提升专业素养,优化教学策略
(一)发挥引导作用,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时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保障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基于绘本阅读教学的特征,教师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其次,帮助学生明晰文字与图片之间的联系。一般来说,英语绘本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教学知识点,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在前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绘本中的人文要素,并构建起相应的绘本情境,通过极具生活特色和真实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引入了英语绘本Liam Says Hi。笔者首先提问:“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结合这一问题,有的学生首先用中文回答:“你好!”与此同时,有的学生用英语回答:“Hello!”接下来,笔者展示绘本Liam Says Hi,并提问:“How do the characters greet each other?”带着上述问题,学生一边阅读绘本内容,一边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之前,由于学生已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了自己打招呼的方式,他们很快意识到:绘本的主题与打招呼有关。通过对绘本内容的提炼,学生掌握了用英语和其他人打招呼的方法。接下来,笔者鼓励学生再次阅读英语绘本,并分析Liam是一个怎样的人。区别于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只需要用自己的话简单进行陈述即可。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师经常会引入情境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与绘本内容产生共鸣。这时,教师要做好理性引导,使学生的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思考。需要注意的是,理性引导并不是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借助具有方向性的引导,保障学生的探索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优化教学语言,加强专业引导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绘本阅读的前提与基础。一直以来,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点的挖掘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对话能力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存在发音不准、“哑巴英语”的问题。为了丰富学生的绘本阅读体验,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在新时期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用准确的发音引导学生逐步探究绘本内容,并利用适当的停顿、拟声词,还原绘本情境。在真实的绘本情境中,学生会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为例,由于本单元的文章就是一个绘本故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Story time中的图片,并鼓励学生将它们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接下来,教师继续追问:“Why was the mouse caught? Why did the lion let the mouse go?” 结合上述两个问题,学生一边阅读绘本内容,一边思考着答案。从学生的回答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可以正确地理解绘本内容。此时,教师便可以增加阅读难度:“What lessons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picture book? ”接着,学生就会着重分析绘本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要想真实、准确地还原绘本中的情境,教师就要重视绘本中出现的每一个要素。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插图与文本,借助导入语、提问等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此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课堂参与者。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阅读绘本内容,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优化教学效果,完善授课环节
(一)筛选英语绘本,提升绘本质量
英语绘本是绘本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在筛选英语绘本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难度适中。小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还不强,因此教师在挑选英语绘本时,要参考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包括“尊重学生的自然兴趣点”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后,是深挖教材内容。绘本阅读教学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因此教师要参考单元主题,使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贴合教材中的重难点。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为例,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农场,与农场中的动物息息相关,教师在筛选绘本的主题时,可以选择与农场相关的绘本。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电子问卷,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学生可以从“描写农场的动物”“描写农场的植物”等主题中任选其一。
经过前期的学情收集,笔者最终选择Grow, Vegetables, Grow!作为绘本教学的素材。在课程讲解阶段,笔者紧扣绘本Grow, Vegetables, Grow!中的词汇、句型、语法进行讲解和分析,并针对其中蕴含的人文要素进行拓展,促使学生形成“节约食物” “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的价值观。此外,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词汇的理解,笔者在作业布置阶段引入了On the Farm这一绘本。基于绘本内容,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农场动物” 的理解,又了解了“barn”“hay”“field”等常见单词的意思和用法。
英语绘本内容是由基础的单词、词组和句子组成的。从大致的风格来看,英语绘本的人物造型往往比较夸张。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加深对绘本的理解,为学生筛选合适的英语绘本。绘本内容的难度不能过大,否则学生就会难以理解,丧失阅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二)设定教学目标,优选教学内容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因此,在前期的备课阶段,教师会提前设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课时目标,而是基于教学内容设定的与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目标。
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应具备情感感知的能力。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逻辑思维能力均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时候,要注重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综合素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英语知识积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时,教师就可以着重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为例,因为Story time部分的内容本身就是一则童话故事,所以教师可以找到完整版的英语绘本《国王的新衣》,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其中的内容。区别于以往的课程讲解模式,教师可以将大量的精力放到“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故事梗概” “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故事的教育意义”上。一般来说,六年级的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技巧,因此教师并没有必要在第一时间讲解生词和短语,而应鼓励学生采用跳读的方法分析绘本的内容。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能初步明晰故事的情节,还能在后续的观点分享中,阐述自己的疑惑之处。例如,有的学生罗列出大量自己不熟悉的词汇和短语。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也有的学生在浏览故事后,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大人没有提出自己的疑惑,反而是孩子戳穿了假象?”基于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要及时予以引导、讲解,帮助学生领悟绘本故事的内涵。
由于绘本故事并不完全是教材内容,在设计绘本阅读教学内容时,教师并不用拘泥于某些知识点,而应致力于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握绘本的基本内容、挖掘绘本中隐含的育人价值。
三、研究绘本内容,延伸课堂教学
(一)基于“五育融合”,采用多元策略
英语绘本可以理解为插图、故事内容的集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绘本辅助学生学习,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五育融合”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深化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如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等,从而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为例,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引入英语绘本Thank You, Mr. Falker。从绘本内容来看,作者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绘本,讲述了自己受阅读障碍的限制,经常被其他人嘲笑为笨孩子。这时,Falker先生恰到好处地鼓励作者,让作者重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绘本中蕴含的德育要素。在此过程中,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深入挖掘绘本的育人价值。有的学生表示,绘本故事告诉我们:鼓励的话语能够激发他人的潜能。此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你有被其他人鼓励的经历吗?这种鼓励对于你来说有着怎样的意义?”基于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逐步加深了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绘本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乐于阅读。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学生集中注意力,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突破了思维定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绘本内容,还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环境,并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绘本;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绘本教学分为多个步骤,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形成系统的阅读体系。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在前期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中国的传统节日收集相应的英语绘本。接下来,各学习小组围绕“绘本选择”“绘本阅读”“绘本内容交流”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教师要加入每一个讨论组,并要求学生将分析的成果呈现在幻灯片中。在课程讲解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习小组,在全班面前呈现他们的学习和讨论成果,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效率更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阅读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英语绘本包含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喜爱。在新时代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监督者,而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绘本阅读教学的要求,筛选合适的英语绘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宁,徐梦然.主题意义探究引领下与主教材融合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3,(S2):83-86.
[2]叶文蕾. 绘本阅读与小学英语主教材融合教学的路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3,(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