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作者: 汪菁菁摘 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凭借独特的优势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深入了解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应用策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改进教学方式。然而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如果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很容易导致教学的“异化”,结果会适得其反。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不足
一是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教师认为,他们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不愿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喜欢选择熟悉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是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理解不到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容易跟着课件的思路进行授课,有“照屏宣科”的倾向,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实时反馈,师生间原有的亲切感反而被冲淡。此外,教师过度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得学生对多媒体技术产生依赖,削弱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多媒体课件使用方式不科学
一是多媒体课件中有冗余信息,缺乏“数学味”。有的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过于精美,字体颜色过多、频繁使用动画、布局凌乱,缺少层次感。这样的课件设计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得教学本末倒置,违背了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初衷,无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形式刻板。很多教师认为制作课件太耗时,在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授课时奉行“拿来主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千篇一律,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不佳。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第一,教师要合理利用课件,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课件是信息时代先进教育技术的代表之一,教师应正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与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重视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不断展示各种图形,让学生判断屏幕上的图形是否为四边形,并通过课堂练习来强化学生对四边形概念的记忆。再如,在“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例如,在讲授与算理有关的内容时,教师要重视基本算理的讲解,带领学生体会算理的规律。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时,教师要利用课件进行知识点的动态演示,并利用板书进行补充教学,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优势。
第二,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平等、温馨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易受外界信息的干扰,因此教师要不断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首先,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应走下讲台,亲近学生,将注意力从对课件的操作转移到对学生的关注上来,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充分地展示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先呈现一个亮点,然后由这个亮点引出两条射线,随后向学生阐释角的概念和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两条射线的长度是否有关。最后,教师要利用动画验证学生的猜想,让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探索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二)提高教师整合课件与课程内容的能力
第一,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有清晰的问题导向意识,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与操作空间。例如,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与总结。其次,教师要弄明白学生的兴趣点,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问题迁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第二,教师要减少多媒体课件中的无效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课件内容不宜充斥太多浮夸的动画,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尽量贴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交互式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体现多媒体课件的“数学味”,建构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三)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运用技能
一是增加教师培训渠道,促使教师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为了改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效果,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培训课程,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观念。学校还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鼓励教师通过主动学习来提高多媒体设备运用技能,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数学教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二是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和合作。学校应鼓励教师之间多沟通,互相交流在课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心得体会,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共同进步,让教师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总之,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此,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树立理性的多媒体技术使用观念,正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与不足,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付桂.互动式教学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3,12(14):114-116,124.
[2]张彩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新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3,25(9):179-181.
[3]吴小燕.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4):176-178.(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第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