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思政课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胡炜萍

摘   要:中职思政课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当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缺乏吸引力、理论和实践脱节等,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实现中职思想政治课的育人目标,教师除了要遵循理论结合实践、多元化等原则,还要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中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政教学 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中职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比较多元化,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思想政治课的开设,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中职思政课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究机会,构建具有创新性与趣味性的中职思政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和作用。

一、中职学校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设置不科学

在中职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不科学的问题。第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第二,模块式的课程结构只是将零散的、具体的生活逻辑作为学科课程的起点,破坏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三,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经济、文化、政治、哲学模块的知识量、难易程度不同,为了达到教学要求,通常需要削减或新增教学内容,导致每部分的课程内容不均衡,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都是以教科书内容的讲解为主,对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缺乏深层次的互动和思想交流,缺乏创新性,学习较为枯燥,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于效果、质量不高,没有直面学生的思想困惑,未能真正把学生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在时事政治板块,存在滞后的现象,所采用的内容很多都是“过去式”,没有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热点进行挖掘,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理论和实践相脱离

从目前来看,很多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都以理论为主,内容非常空洞、乏味。学生不仅难以理解知识的内涵,还可能产生反感的心理。同时,因为不注重这门学科,所以教师容易忽视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无法引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缺乏实际应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效果非常差。此外,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是否完整记忆了所有知识点,并未考查学生能否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实际应用,对思想是否认同。在教学结束之后,也较少关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导致课堂内容非常封闭,理论和实践无法得到有效联结。

二、中职学校思政课创新教学模式实践

(一)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者处于相应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体验和发展过程,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探究,寻找和现实生活相关的素材,启发学生将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联结,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学习空洞的理论。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校本教材中“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首先,笔者为学生展示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是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农业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将自己的一些看法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并进行汇总。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我国的一些粮油产品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便能购买到价格更低的农产品,这样的做法是否可取?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又有哪些机遇?面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我国农业发展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有的学生提出了签订农业协议,加强反倾销执法力度,抵消国外农产品的价格优势,避免国外产品过度冲击我国。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改善单一的农产品结构,采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开发出更多的新品种。最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评价,让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解决问题中探求和感悟新知识,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中职思政教学的目标在于立德树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辩论赛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政教育素材,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例如,在教学校本教材中的“逆境与成长”时,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大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放《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促使他们理解什么是“困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开展班级辩论赛。正方认为“逆境适合成长”,而反方则认为“逆境不适合成长”。于是,有的学生提出,顺境不利于人的奋斗,而有的学生则认为逆境能消磨人的意志。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能从多个角度辩证思考逆境与顺境的区别,以及这两者的优缺点,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后,对课堂进行升华,教育学生不管是逆境还是顺境,都要积极地面对人生,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困难。这样一来,才能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在中职思政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某个特定的角色进行亲身经历,从而深入体验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教学校本教材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时,笔者将背景设置为企业面试,让学生分别扮演面试官、面试者,然后进行面试。有的“面试者”没有正确阐述自己的优势,有的“面试者”则在礼仪方面有些不合格。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询问其他学生:“你们认为他能通过面试吗,为什么?”学生说出了面试者存在的问题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如果是你来面试,你会怎样做?”从而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掌握面试的礼仪、注意事项、回答技巧等,让学生快速掌握求职的技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传统的中职思政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要改变滞后的教学理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捕捉时政热点的同时,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各种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理论,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李香香.新时代中职思政课与教育性实践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22):154-156.

[2]郭晓琳,吴月娟.基于新课标的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探:以文化创新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1,(44):84-85.

[3]张捷树.“思维要新”是新时代中职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19):33-35,42.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