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教学与音乐的融合研究
作者: 黄晓荣摘 要:为了实现对学生语文、音乐学科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笔者在阐述高中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与音乐融合的意义,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与音乐融合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音乐 融合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面对新的高考要求,单一、无趣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要说对学生创新意识、探索精神的培养。怎样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而音乐拥有优美的旋律、意境等,将音乐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可以在听觉方面给予学生有效刺激,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助力。与音乐融合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打好学习基础
语文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还能够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语文成绩在高考中占据较大比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语文是落实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助力各科学习
语文学科具备较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高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的题目逻辑性非常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语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解读题目,找到可以用来解题的条件,顺利完成解题任务。此外,语文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音乐的意义
(一)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在实际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要求,积极变革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引导与点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方位培养,通过有效融入音乐,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具生机与活力,从而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便于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被动学习。面对新的教学局面,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也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性格、兴趣等,适当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充实、新奇、有趣的课堂中找到新鲜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将语文教学和音乐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进入教学情境中,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合音乐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充实。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对语文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价值理念、人格品质的培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思维能力,每个学生均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而音乐具备较强的多样性,能够与学生多样化的性格、学习需求相符合。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品位,为学生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音乐作品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可以使学生的神经系统高度活跃,因此,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相对而言记忆力比较好。并且,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更为强烈的学习、探索欲望,显著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同时,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对音乐作品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与音乐融合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氛围
音乐魅力的体现,就是能够让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物进行感受,对无法理解的事情有所理解。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能够有效激发文化自身的魅力,促使学生大胆展示自身的情感,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有效升华。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应用音乐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内容。音乐可以快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速进入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为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放《琵琶行》的演奏视频,在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同时,给学生的视觉、听觉带来有效刺激,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激情。在动听的音乐旋律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得到了明显提升,音乐带领学生融入文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再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鸿门宴”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点拨,调动学生互动交流、探讨的积极性,揭示文本的主题。然后,教师可以放影视作品《鸿门宴传奇》的主题曲,将气势恢宏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主题曲让学生心潮澎湃,他们对教学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穿插一些电影片段,为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供动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明确把握课文蕴含的情感,为学生的高质、高效学习提供助力。
(二)升华学生的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有走进文本情境,才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成功与作者实现情感交流,提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获取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音乐有巨大的魅力,能够为语文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有效助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需要寻找一些能够与文学形象相呼应的音乐,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高效学习。这样可以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助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理解。
例如,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爱情故事《梁祝》作为我国艺术作品中的两朵奇葩,其悲剧色彩十分相似,然而两者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完全不同。在《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放《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婉转起伏的音乐,有效渲染了主人公惊恐不安的情绪;如泣如诉的音律,催人泪下;充满幻想的音符,清澈而凄美。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品中的悲切之情。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由“梁祝”悲剧联系“焦刘”悲剧,在充分感受《孔雀东南飞》中人物性格的同时,感叹封建礼教的束缚,加深学生对诗歌思想及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师将音乐融进高中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音乐的有效烘托下,思维和情感变得更为活跃,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强化对文本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学习常会出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重视音乐的融入,打开学生封闭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能够借助音乐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有效宣泄。
例如,在《再别康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想象一下作者与康桥惜别时的场景。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想象的场景进行诠释,但学生缺少对作者感情的深入体会,学习效果不够好。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播放李叔同的《送别》一曲,使得依依不舍的情感及浓厚的离愁回荡在教室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随着音乐不由自主地哼唱,深深地沉浸于课文的意境中。将课文教学与音乐融合,可以使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明显提升学生的文本学习效率,助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可以助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对文本意境产生深刻理解,并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促使学生将文本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懂得心态平和的重要性,逐渐形成积极、正面、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合理融入音乐,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机会。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左右脑分工十分明确,它们各司其职,左右脑的协同使用,可以促进大脑的平衡发展。而音乐对大脑的平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中融入音乐,可以提升学生大脑灵活性,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供更多动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精彩,然而,如果教师不懂得“适度”的道理,那么不仅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时,教师应明确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适量融入音乐,不要让音乐“喧宾夺主”,也就是保证语文教学的主体性,充分发挥音乐的辅助作用;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好音乐融入的时机,以教学需求为依据,选择恰当的音乐。
总之,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无趣,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综合能力、人格品质、理想信念等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恰当融入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审美品位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彬.教育戏剧视域下高中语文与音乐学科融合教学探究:由《孔雀东南飞》课本剧引发的思考[J].广西教育,2022,(35):63-65.
[2]郝凌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流行元素应用角度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38(5):6-7.
[3]黄世淼.品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与音乐的结合[J].学周刊,2018,(8):177-178.
[4]施春雨.高中语文教育中可资利用的流行文化资源探析[J].名师在线,2018,(2):3-4.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年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