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作者: 郭婧婷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具有趣味性、自主性的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团结协作、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将各个学科的发展模式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语文知识,又能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科学的综合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性学习”板块教学更具灵活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能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讨,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综合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开展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路径
(一)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应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对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开发。以教学《黄河颂》为例,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从网上下载有关的资料,借助多媒体手段对黄河进行解说,使学生对黄河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母亲河心生热爱。
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和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方案”的讨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同时,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听成长故事、看成长照片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并通过布置“爱心作业”,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回报亲人,让学生从关心父母开始,从点滴生活小事做起。
此外,教师还要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实践。在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板块“身边的文化遗产”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的城市,介绍该城市的文化遗产,从而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也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博物馆参观,将书本中的内容具象化,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乐趣。在对“综合性学习”板块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首先,教师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特点,整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教师可以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贯穿课堂教学,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横向、纵向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些全面发展的意见,使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学习。
其次,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设计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可以结合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结合科学、自然和文化知识,设计与之有关的综合活动,如“科海漫步”“探月之谜”“单词诊所”等;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一项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方式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三)结合课堂、家庭和学校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打通课堂内外,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创新作为重要的目的。信息技术给学生的探索与创新带来了方便,可以将学生的内在潜力挖掘出来,为他们的探索与学习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例如,在教学《朝花夕拾》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收集鲁迅的生活经历,把材料整理好,再在课堂上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出来。借助网络,让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这样的方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其次,联系家庭教育,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设计。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家庭环境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家庭生活”作为主题,以此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我的童年”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作品,拓展学生的语言空间,提升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善于利用学校资源,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应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学习更为先进的语文教学方式。图书馆的书籍应及时更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肯定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优势,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也不断体现出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回顾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供支持,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来,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多进行自主探究;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要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将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要结合传统文化,设计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课堂、家庭和学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要打通课堂内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联系家庭生活,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合理设计;要善于利用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昕.初中语文项目化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与实践[J].中学语文,2024,(15):17-19.
[2]张向青.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征及教学建议[J].中学课程辅导,2024,(13):69-71.
[3]崔杰.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4,(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