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作者: 朱娟摘 要: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对文本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关键。教师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应在深入解读语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丰富多元、层次渐进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深刻、丰富的阅读体验中学习语言知识,丰富语言积累,形成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主题意义 小学英语 绘本教学 育人价值
小学英语绘本是以丰富生动的图片和简洁有力的语言组成的图画书,它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应深层解读绘本故事内容,精准把握绘本故事主题,通过设计一系列层次渐进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故事发展脉络,加深对故事主题意义的理解,从而实现对故事主题意义的探究。本文结合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探索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一、深入解读故事,探究主题意义
文本语篇是主题意义探究的关键载体,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绘本故事,基于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探究故事的主题意义。在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挖掘绘本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围绕“What”“Why”“How”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在“What”方面,该绘本故事讲述了Hare和Tortoise赛跑的故事。野兔有许多本领,它能跑能跳,跑起来像射出去的箭一样快,乌龟走起路来却慢吞吞的。有一天,跑得快的野兔和走得慢的乌龟进行了一场赛跑,野兔一开始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后来野兔觉得累了,就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来休息,而乌龟一直坚持向前跑,最后乌龟赢得了胜利。
在“Why”方面,作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了龟兔赛跑的全过程,偷懒的兔子和努力的乌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向读者呈现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的主题意义。
在“How”方面,该绘本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展开,通篇以叙事为主,中间穿插简洁生动的对话。绘本中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洁有力的文字,画风妙趣横生,人物形象立体,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
二、创设主题情境,感知故事主题
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是主题意义探究的主体,教师在阅读中,应积极创设真实鲜活的主题情境,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激活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导入环节,笔者引导学生学唱英文歌曲Walking In The Forest,激活学生与故事背景相关的语言图式。接下来,笔者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问答,引出绘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并追问学生:“What can ... do?”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猜测中提升逻辑分析能力。随后,笔者再自然而然地引出Hare、Tortoise这两个主要角色,展示绘本故事的封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绘本的封面图片通常蕴含丰富的信息,教师在导入环节,应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获取故事中的主要信息。在这一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具有引导性的问题“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学生则观察到绘本封面中的起跑线,猜测故事中的角色即将进行比赛。笔者接着提了几个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 Why do they have a race? When do they have a race? Can the hare run fast? Can the tortoise run fast?”从而促使学生快速回顾故事情节,激活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知识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后续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三、多元任务驱动,梳理故事脉络
(一)快速略读,初步感知故事
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展开从整体到局部的解读,通过设计“快速略读”“细节精读”等阅读活动,鼓励学生整体把握故事脉络,领会故事大意,提炼绘本主要信息,自主建构故事框架。
在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教学中,笔者在“快速略读”环节设计了“Order and say”的阅读活动,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推动故事发展的四个关键情节,先让学生快速地浏览故事,理解故事大意,并进行排序;随后,让学生以小组互动交流的方式,概括出这四个场景的故事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梳理故事情节,促使学生提升概括分析能力。
(二)问题驱动,厘清故事脉络
为了实现学生对故事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教师应巧妙借助问题链的驱动,帮助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剖析故事发展的细节,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知,促使学生领悟故事的主题意义。
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后,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链,引导学生精读故事:(1)Does the hare run very fast at the beginning?(2)How is the hare at first?(3)How many times does the hare stop?(4)Why does the hare stop?(5)Who is the winner at last?通过以上问题,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建立图片与文字之间的有效联系,建构故事的主题意义。问题链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厘清故事情节,促使学生通过问答、连线、语言表达等阅读任务,深入感知故事内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寻故事主题,在语言的灵活运用中提升阅读技能,发展思维品质。
(三)剖析情感,理解故事内涵
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故事的主题意义探究,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引导学生融入故事,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促使学生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在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出示开始时兔子扬扬得意的图片,以及最后兔子伤心难过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对比和分析中解读故事角色的心理,并尝试用英语评价兔子的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在内容剖析中感知故事的主题。
四、丰富语言输出,升华主题意义
在读后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演绎,鼓励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以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读绘本故事,深刻体会故事传递的主题意义。
(一)趣味朗读,刻画角色
在绘本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促使学生在重读、模仿中体会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意表演,深化主题理解
教师可以巧妙利用绘本故事的插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故事的演绎,引领学生在创编对话、制作道具、互动交流、演绎展示中丰富语言输出,在语言表达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通过设计妙趣横生的情境表演活动,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用语言表达思想,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作为核心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语篇的主要内容展开深层探究,促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中自主建构语言知识,从而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在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元化解读绘本故事内容,挖掘文本语言和主题意义之间的关系;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层层递进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思维品质,深化对绘本主题意义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静.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下小学生阅读体验的有效关注[J].校园英语,2021,(47):102-103.
[2]孙跃.活动观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设计[J].新教育,2023,(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