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作者: 涂素华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本文中,笔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是考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意识作为其中一个维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响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更是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笔者在赣州、南昌等不同地区的5所学校选取部分教师与学生代表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笔者通过分析问卷,得出以下五点结论:(1)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来看,98%的教师和95%的学生都认为很有必要;99%的教师和97%的学生认为这对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益。(2)从教师个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91%的教师对相关知识了解不深;58%的教师基本不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5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相关方面的培训;69%的教师反映,学校及教研机构组织的活动很少涉及传统文化知识。(3)从教师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70%的教师反映在教学中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讲授传统文化知识;83%的教师基本不会在教学中组织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80%的学生并未感受到英语课堂上有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18%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略有了解。(4)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来看,96%的学生认为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很重要;97%的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很愿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5)从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来看,只有3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用英语来表达和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结论:就目前来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程度有限。针对这个现状,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中英语教材内容较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板块有36个,占比8.74%。对照“新课标”来看,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总量远远不够;二是有效覆盖面不够。在这36个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板块中,分布在Workbook中的有14个,而在教学板块中的只有22个,其中7个集中在单元的Listening部分,7个集中在Video time部分,真正在Reading 或Writing板块中的仅有6个。

(二)高中英语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

目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这是因为国内高等教育英语专业课中较少开设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因此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知识储备不足。此外,因教学压力、职称评比等各种现实因素,教师主动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意愿不强。

(三)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有效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在大部分教师看来,英语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中,从而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随着近几年英语高考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考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运用,然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仍没有形成。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学习资源

“新课标” 中提到,教师要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多模态的英语语篇,如文字、图示、音频、视频等。鉴于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有限,教师可以适当地增补相关的内容来拓展学习资源,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需要督促每个学生参与进来,鼓励学生和其他小组的成员及时核对信息、相互补充,把各小组成员收集的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获取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二)在活动展示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各学校每学年都会举办各种英语学科活动。教师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活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形式可以多样,如演讲、表演、配音等。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在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中,95%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90%的学生认为,以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很有新意,效果也很明显,且令人印象深刻。

(三)在阅读和写作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高考题型,设计阅读练习、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练习来帮助学生获取和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在书面表达中进行知识的输出,从而提升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能力。下面,笔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作训练为例进行阐述。

写作要求:假定你是李华,你的外教Smith先生想要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请你回一封E-mail给Smith先生介绍重阳节。

以下是学生的习作:

Dear Mr Smith,

Knowing that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hong Yang Festival in my country,I’m writing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 The Chong Yang Festival, one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falls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so it is also called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number Nine symbolizes long life and best wishes for the elderly in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various activities for people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 On this day, people often go climbing mountains. People believe that not only can climbing mountains drive away bad luck but also it can improve their physical health.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 festival for respecting, showing love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Is there any festival in your country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ly?

Yours, Li Hua

学生在习作中叙述了重阳节的时间、活动内容和意义,加深了对重阳节的理解,训练了英语表达能力。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将词汇、语法简单地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提升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4,(22):53-55.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

本文系2024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构建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创新研究”(立项编号:NCYY2024-0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