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作者: 肖萍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单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审美创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单元教学为整体,深入探究、开发语文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研究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挖掘教学资源,设计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成长。单元是教材组织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大单元”是综合课程视域下的教学组织单位,有效的大单元教学符合教材编排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施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究、开发及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大单元教学概述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单元课程作为整体进行教学,并以单元中相同的内容为单元主题,再根据单元主题思想进行教育教学,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重点在“大”这一点上,首先是教学内容“大”,大单元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单元教材内容教学,还要重视课外延伸教学,以及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教学结构“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关注课程教学功能,注重生活知识的渗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及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的特点
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重构性。在语文教学中,各个单元之间的知识点通常并不会呈现出明显的联系与规律,因而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相关课堂标准、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对教材结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二是自主性。大单元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身心投入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三是整体性。大单元教学重视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教师需要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规划、教学知识结构等方面来提升教学的整体性,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四是连贯性。虽然在语文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看似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但经过深入探究便会发现,各个单元的主题内容、表达方式等存在明显的相似点。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需要衔接各个单元,具体分析各个单元之间的关联、特征等,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五是递进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时,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结合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组织教学,进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深入解析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单元主题的提炼,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体系更为严密,教学过程更具导向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深入解析单元教学内容,明确单元重难点,准确提炼出单元主题,再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开展教学。在提炼单元主题时,教师要重点从提升学生思想内涵和能力技巧两方面进行考虑,既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对内容有深入的认识,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全面的单元主题学习内容。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中,《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三篇课文的内容均是描写自然景观,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提升学生鉴赏自然界美丽事物的能力。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自然景观鉴赏”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形式与环节,让学生在主题的引导下,深入分析文章作者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鉴赏自然界美丽事物的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今后学习中,当学生遇到相同类型的文章时,也能有更强的感知力、理解力。
(二)基于主题探索,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在确定了单元主题后,教师要以单元主题为核心,构建起相应的教学体系,并在深入探索课程文本内容、重点思索文本所提倡的语言技巧的基础上,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在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中的宏观思想及微观语言技巧等进行串联,使得单元目标更具适用性、可行性;还要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夜间飞行的秘密》《呼风唤雨的世纪》属于科技类、想象类主题文章,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来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感知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及感受,深入理解、感知教材内容;二是将课文中的故事、情境、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找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三是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写出一个自己想象的神奇故事。这种具有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很好地指引教学方向,还能随着教学目标的逐层递进,使教学活动更为连贯、系统,进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创建教学情境,强化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能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进行串联,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角度进行学习,进而进一步强化单元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草原》作为第一篇课文,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广阔草原的视频,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生动有趣、景色优美的视频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快速地融入文章的阅读与学习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梳理与中心思想的分析等,向学生讲述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想要表达的感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及中心,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单元教学的质量。
(四)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
教师在开展语文大单元教学时,需要积极重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并不断挖掘教材知识、整合教学资源,将教材中分散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再进行系统化教学,进而强化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大单元主题内容为划分依据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划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包含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文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由此,在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描写事物的方法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以致用。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能很好地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与语言运用能力。
(五)深化单元教学主题,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年龄较小,文化素养及生活经验等相对有限,在学习语文课程知识时,对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程度有限。同时,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忽视课程结尾时的延伸与拓展,没有强化学生的课堂印象,进而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在大单元教学结尾时,教师应进一步深化单元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思考,从而更好地巩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本单元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重温革命岁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因此,在教学完这一单元的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根据单元教学内容自主收集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资料等,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整合,形成演讲稿,派代表进行演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志士进行举例,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单元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六)拓展课外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积极收集、整合、运用课外教学资源,扩充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历史人文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介绍了荷兰、威尼斯等特色国家,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西方国家,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相比于直接进行文字讲解及介绍,直观、形象的视频与图片更具有感染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收集部分西方国家的相关视频与图片,让学生能更为直观地了解西方国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全球视野。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能使教学活动更具体、更有吸引力、更高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大单元教学的特质,不断深入探究、开发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龚露,杨晶晶.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师,2023,(16):96-98.
[2]薛桂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学习任务群构建: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新探》[J].新闻爱好者,2023,(1):123-124.
[3]张珺汐.语文核心素养下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7):120-123.
[4]吴关术.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J].小学生(下旬刊),2024,(8):142-144.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十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