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微课视域下的趣味图形教学
作者: 彭婷婷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图形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微课视域下的趣味图形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提高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趣味图形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其中,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生动直观等特点,能够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尤为重要,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教学资源,通常针对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或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微课可以通过对图形的详细讲解、实例分析以及互动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同时,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问题,微课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从而使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通常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制作,融合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动画等多种元素,能使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微课可以通过动态演示、互动游戏及挑战赛等形式,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微课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微课中通过设置问题和挑战等方式,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最后,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微课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然而,小学生活泼好动,专注度不高,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难以理解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而微课具有简洁性和直观性的优势,能够通过图像、动画和实例等方式生动地展示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从四边形中抽离出三角形的动画视频,形象地展示如何从一个四边形中切割出三角形,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形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比如,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最后,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通过具体的计算过程,向学生展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微课细节设计,提高微课质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普遍喜欢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新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具有自由性和灵活性,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微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就应加强微课的细节设计,如课程内容的展现形式、结构等,从而提高微课的质量,保证微课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知识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和性质,首先,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需要注意精简内容,避免在微课视频中过多地涉及无关内容。这样,不仅能结合教学重难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保证逻辑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其次,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主要板块。比如,可以先介绍四边形的定义和特点,然后分别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最后,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需要保证声音清晰、音量适中、语调和谐,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提高声音呈现效果。
(三)设计互动环节,打造互动学习环境
营造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设计各种互动环节,如课堂讨论、抢答、辩论等,这些互动环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形知识。在这些互动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展示一张圆形的纸片,并进行提问:“你们知道这张纸片的形状叫什么吗?”以此检验学生对圆的认识。其次,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圆的结构,并讲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课演示一个圆被平分成若干个小扇形的动画,让学生观察这些小扇形的形状和大小与整个圆的关系。再次,继续提问:“如果我们将这些小扇形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你们能找出这个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讨论和探究,逐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可以设计快速抢答环节,通过微课展示一些与圆有关的题目,比如:“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答对者可以得到小奖品。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趣味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是一种新颖、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尝试和应用微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婉薇.小学数学微课视域下趣味图形教学的构建: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1):66-67.
[2]贾春禄.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107-109.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