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单元理念下的分数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杨丹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依托学习任务整合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安排连贯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大单元教学理念能够在单元知识统筹、跨学科知识融合、教学整体规划等方面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对于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对本单元中分数的概念解析、计算方法、实践应用等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从基础中“看本质”、情境中“增趣味”、审议中“深感悟”三个层面,探讨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 分数 结构化 情境
“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内容是学生接触分数概念的伊始,不少学生在正式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一半”“一部分”等表述部分与整体概念的词语。因此,在设计本单元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联系“数与代数”的相关教学内容,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出发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于分数应用的探索。
一、基础中“看本质”:建构知识体系,转换视角,典型回顾
(一)强调知识联系,展示典型例题,关联“新”与“旧”
在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从教材编排的角度出发,挖掘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具有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单元,通过知识梳理、结构重建、顺序调整等策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重新编排,保障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整体性与迁移性,为学生顺畅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统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并在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设置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内容。在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便可以借助“数的认识”基础概念,引发学生对于部分与整体的探讨,进而导向本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分数应用模式,并进一步探索分数的简单运算策略,为大单元教学设计厘清思路与脉络。
(二)结合日常生活,关注学生喜好,延伸“点”与“面”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学生通过数学的思维,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逻辑联系。教师开展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便可以依托真实场景,挖掘学生兴趣爱好,找到数学课堂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并将与本单元前后关联的知识点隐藏于学生自发的探索与发现之中,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重构与梳理。
例如,美食对于绝大多数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作为大单元教学内容开篇的“引线”。教师可以开展让学生分配披萨的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份披萨与整个披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通过控制变量的方式,思考分数的不同形态,成功引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将与披萨密切相关的“几分之几”的概念与“部分与整体”的表现形式等内容融入活动之中,串联起分数概念与应用的教学主线。
二、情境中“增趣味”:注重技巧融合,思维拓展,细分模块
(一)定位技法目标,学习项目结构重组
数学学习的技法主要包括思考理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在基于数学技法进行大单元设计时,教师应当注重以项目重组的方式将不同技法按照难易程度进行阶梯式排布,以本单元的知识创建跨课堂内容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展开数学技法的学习与探究。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中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大板块。针对较为简单的分数概念初步认知板块,便可以依据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对于分数概念的思考与探索,引导学生基于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律,探索分数加减法的正确路径。针对较为复杂且强调实践的“分数的简单应用”板块,教师便可以号召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生活中分数常见的形态与应用策略。
(二)锤炼数学思维,单元脉络项目重组
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利用。毫无疑问,数学思维不仅是学生了解数学本质的必经之路,同样也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应当抓住本单元涉及的数学思维主线,以此为基础,引发学生对于数学活动的感悟与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内处处都能体现“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数”与“形”是开展数学教学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分数教学也可以借助图形,使知识内容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便可以围绕“数形结合”的思维主线,将分数的基础概念、分数简单加减法及分数简单应用的内容,与食品分配、折叠圆形纸、绘制扇形图等具象化的事物相融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头脑中始终存在清晰的思维脉络。
三、审议中“深感悟”:深化学科融合,内容拓展,经验迁移
(一)多维融合,助推“拓展”,发散中“固本”
数学思维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不同教学场景之中。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需要注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不应当局限于数学科目,而要采用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方式,将本单元数学思维的应用拓展到所有学科之中,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锻炼数学思维。
例如,许多体育教师在开展户外运动教学时,常常会提到与分数相关的概念:“加油!只剩下三分之一路程了。”“足球比赛才进行了一半时间,大家加油!”我们便可以将这些场景在电子白板中进行还原,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上述话语中提到的与分数相关概念的实际意义,并要求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分数概念的行为习惯。
(二)梳理总结,延伸中整合
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与总结单元内的知识点、应用技巧、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单元内的重要知识点,并掌握单元内核心公式的应用方式与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内最为核心的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在单元课程结束后帮助学生再次回顾分数的概念、简单加减法运用技巧及简单的应用策略,在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的同时,适当引入后续单元内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与应用方式,引发学生对分数计算与应用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总之,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实现将单元内所有知识进行系统整合,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助力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并逐步构建完整而严谨的数学思维体系,从而让学生掌握高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为之后开展更为复杂的数学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子康.深度教学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大概念教学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2,(7):41-42.
[2]方丽娜,俞丁玲.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倍的认识”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3,(5):35-37.
[3]吴慧.“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教师,2022,(36):42-44.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青园梓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