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唐益民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具有自主性、自能性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问题”,精髓是“探索”,以自学提问、探究交流、评价小结、应用拓展为基本结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应用的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教学”   实践研究

当前,人类因“世界面临挑战”而引发了对发展价值观的探讨,“以人为本,发展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探究式教学”被誉为教育的创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一、“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或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基于一定的问题情境,借助各种信息和学习资料,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围绕问题,或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得出结论,获取新知识。

“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更加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为未来的发展而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倡导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教学。(2)教学活动更加注重拓展和延伸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重视学生思维的延展。(3)教学过程强调“探索”和“研究”,重视学生自主探究与获取知识,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灵活。(4)教学方法更具有开放性,不拘一格,灵活多样。(5)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机智,重视激励学生创新,教学效果整体优化。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结构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精髓是“探索”。因此,以“问题”为中心,“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自学提问—探究交流—评价小结—应用拓展。

(一)自学提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自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完成自学任务。为了保证学生自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要领,提出自学的目的和要求,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做好自学记录。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积极争辩、动手实践,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二)探究交流

探究是学生根据问题,通过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依据进行反复的假设和论证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育的时机,正确判断什么情况下应该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什么情况下应该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任务、什么情况下应该给予个别学生恰当的指导、什么情况下应该给予个别学生重点指导。

交流是对探究活动进行梳理、概括、提炼、升华的过程,能使学生的探究过程系统化和规范化。交流的形式既可以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也可以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当作合作学习的伙伴,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

(三)评价小结

对学生的探索成果和交流中的感受,教师要进行及时、恰当、公正、合理的评价,要以积极的评价影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信心,获得成就感。同时,对学生探究获取的知识,也要进行科学的小结,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应用拓展

“探究式教学”过程是一个感受、体验、习得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过程,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是“探究式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评价小结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自己出题给学生做,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出题给自己做、给同伴做,也可以让学生出题“考一考”老师,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掌握数学知识。

以上四个环节是“探究式教学”的一般程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将这四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贯穿教学的始终,还要处理好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做到“扶”“放”“收”相结合,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探究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但同时又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自身具备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通过自己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精神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并积极与同行进行研讨与交流;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经验与体会;在教学后,教师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其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新课程标准,才能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最后,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探究式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欲望,点燃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创新的思维火花。

四、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

(一)开放课堂,拓宽学生探究学习的时空

“探究式教学”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对此,教师要开放课堂时空,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平台,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自由地操作、思考、提问、讨论、交流,甚至争辩;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质疑、释疑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自由而有序地提问、答问,能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拓宽学生知识理解的角度、深度和广度。

(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在进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从“趣”入手,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出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与欲望;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鼓励性、商量性、幽默性的语言,融洽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实践、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让学生在组内或班级及时汇报展示探究成果,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指导方法,促使学生善于探究

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成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核心,学生要经过分析、归纳、总结,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探究方法,使学生善于探究。第一,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了解数学算理、迁移旧知识、总结规律;第二,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迁移旧知识、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理解新知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探究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革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市实验小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