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推进主教材与英语绘本的融合
作者: 秦德荣摘 要:主教材与英语绘本之间的有机融合,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突出学科育人价值的有益尝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单元主题,深挖主题意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推动学生的阅读探究,以主题意义为“内核”,进一步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 主题意义 英语绘本 融合教学
一、主教材与英语绘本有效融合的意义
绘本是儿童早期阅读的最佳读物,是语言启蒙阶段的最佳助力,在幼儿及小学阶段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绘本可以弥补学生在英语生活经验及生活环境上的欠缺,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轻松而有趣的起点,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及语言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绘本有着图文交织的阅读优势,不仅文字能发挥“讲故事”的功能,就连绘图也能“说话”,图文并茂,有效激活学生的感官,从而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小学英语主教材与绘本之间的融合,既可以拓展单元话题,增强语言输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突出单元教学的育人价值。
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建立主教材与英语绘本之间的联系,开展有针对性、目的性、实践意义的绘本阅读实践,还有着诸多困惑。在绘本教学中,我们是否已经找到主教材与英语绘本之间的融合路径?教学研究表明主题意义就是建立二者之间关联的“内核”。在主教材与绘本阅读的融合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主题意义为引领,创设主题语境,开展具有探究价值的阅读活动。
二、主教材与英语绘本的融合路径探究
(一)整合与预测——激活思维,培养故事意识
主教材和英语绘本的融合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富有趣味、更生动完整的故事情境,让语言知识的学习更加真实、立体、有趣。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度解读单元主题,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单元各个板块进行分析、重组、优化与整合,以此提高主教材与绘本之间的契合度。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前活动的设计,一方面要有机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积极建立主教材与绘本之间的意义关联,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进绘本;另一方面,教师要突出绘本的特点,发挥绘本的“表达”功能,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读图,在“厚读”图片的过程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绘本的能力。在读前设计中,教师可以聚焦“封面”,指导学生通过绘本封面主动预测故事内容,梳理出故事框架。在故事预测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支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例如,在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的复习课中,笔者整合了有趣的绘本故事The Best Time of All。在Pre-reading环节中,笔者首先以日历为线索,利用希沃白板的转盘,带领学生玩有关节日与阅读的游戏,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绘本阅读做好铺垫。随后,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日历,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月份及理由。最后,笔者指导学生观察封面,自由提问,预测情节。在这个活动中,笔者通过导入环节的游戏和对话,引导学生从主教材自然过渡到绘本阅读,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主动预测故事。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放大封面的局部,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梳理绘本的核心内容,以此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融入了“图片环游”的绘本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封面的基础上主动提出关键问题,从图片中获取更多关键信息,从而让他们的预测变得更有依据、更有底气。
(二)理解与解决——深度阅读,解决关键问题
在主教材与绘本的融合教学中,教师要能以教材为主,以绘本为辅,充分发挥绘本的“辅助”与“营养补给”功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主教材编排的特点,如单元主题、语言规律、文本体裁、情感价值、文化角度等,对主教材内容进行横向梳理与纵向关联,找准主教材与绘本之间的融合点,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此外,在融合绘本阅读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开展指向高阶思维与阅读策略的指导性阅读教学。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力的思维支架,引导学生聚焦关键性问题,把握文本的“内核”,指导学生在尝试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中梳理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
(三)迁移与评价——建构主题,升华阅读体验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在主教材单元学习与阅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故事为基点深入探索,在指向迁移与运用的绘本实践活动中,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阅读到生活的过渡,以此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及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此外,在设计迁移类阅读活动时,教师还要活化阅读评价,发挥评价在教学检测中的积极作用,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既要匹配相应的评价机制,保证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深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鼓励学生从语言输入走向语言输出,在评价、批判、鉴赏中主动建构主题。
例如,在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Our new home的复习课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了绘本故事A House for Hedgehog。在这个绘本故事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基于单元教学主题深度解读绘本故事,制定了教学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画出小刺猬的寻家之旅。(2)能从绘本故事中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并从科学角度出发进行适当创编。在这个迁移活动的设计中,笔者聚焦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个性化复述为目的的“故事播报”活动,鼓励学生在地图和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在结尾处适当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为学生准备了评价表,鼓励学生根据小组合作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并写下自己想对小刺猬说的话。在迁移活动的设计中,笔者围绕单元主题,紧扣阅读目标,以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升华学生对“home”的认识,推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意义探究。迁移活动既包含基于故事内容的复述活动,又包含指向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突出了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主教材与英语绘本的有机融合,是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尝试并深度研磨,基于主题意义不断探寻主教材与英语绘本融合的新路径,积极开辟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并基于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绘本资源库,以优质的绘本资源打开学生英语学习的另一扇窗,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意义探究,切实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适合学生的绘本资源,并基于单元主题及单元教学内容深度解读绘本,将阅读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的英语阅读更轻松、更真实、更有趣、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祁超.优化教学策略,让英语课堂彰显魅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8(9):79.
[2]许画.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行动研究[J].英语教师,2020,20(9):85-89.◆(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