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周靖

摘   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将积累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探究和体验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正确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式教学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对学生日后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和原则出发,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希望能为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体验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单方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重点的教学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知识应用水平的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体验式教学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将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体验式教学,真正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价值。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立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情景再现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知识的教学方式。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第一,体验式教学具有情境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创设情境,还可以由学生分享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创设情境。情境性的关键在于将静态文字转换为可视化的图片或视频,以达到调动学生多元感官、激活学生情感体验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片段,让学生在电影的视听体验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可以播放访谈记录,让学生从亲历者口中了解更多真实的信息,将学生带入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中。这种情境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的,学生情感体验的效果更为理想。

第二,体验式教学具有亲历性的特点。体验式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体验,所以教学中涉及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都要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达成,将学生带入文本,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真实的体验。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亲历这一学习过程,学生只有不断亲历,才能吸收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自身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

第三,体验式教学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体验式教学策略,从而帮助每个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应为他们设计动手操作体验学习的机会;有的学生观察能力较强,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观察体验的学习机会。

(三)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是体验式教学的首要原则。体验式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项能力和品质。因此,教师应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体验的主体;要进行准确的教学定位,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体验的兴趣,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二,体验式教学要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验式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连接,让学生在生活与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成为主动的体验学习者,并逐渐养成体验式学习的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第三,体验式教学活动要具有趣味性。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未及时更新

体验式教学秉承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以生为本,才能设计真正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体验式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自主完成体验学习的完整过程,取得理想的体验学习效果。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秉承应试教育理念,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限制了体验式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

(二)过于重视同向化体验

体验式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与引导,往往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体验。而学生心智不成熟、生活经验不丰富,很难与教师形成同向化的体验,这种以教师体验代替学生体验的做法,既不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也阻碍了体验式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过于重视体验结果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考核要求,很多教师只关注教学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感。即使部分教师真切地认识到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为了缩短教学反馈的时间,依然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自主体验学习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重成绩、轻体验”的错误观念,缺乏自主体验学习的意识,从而无法将习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的价值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这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同时,学生的个性潜能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为主,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在理解与感悟课文知识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并实现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课堂教学深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合理范围内拓展教学的深度,才能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学生不仅能获得体验与学习的机会,还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即使教师不对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学生也会在课前或课后时间内主动根据文本内容收集相关资料,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视野得以拓展,课堂教学深度也得到了拓展。

四、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在活动中体验

受到自身生活阅历不足的影响,小学生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且缺乏联系生活理解文本的意识。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中进行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鲜活的形象。如此一来,学生既能深入理解文本,也能开阔眼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象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突然与妈妈走散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所以在具体情境中的感受也有差异。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表达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倾听的过程中了解为什么小蝌蚪向其他动物求助时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在交流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时急切的心情,还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此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导入亲情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亲子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情感层面的引导,在体验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再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深入的情感体验,笔者带领学生开启了一次亲历学习之旅。首先,笔者利用短视频给学生展示课文创作背景,即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科技严重落后,“落后就挨打”成了必然。其次,给学生展示英法联军抢夺圆明园的具体场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最后,给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图片,让学生在对比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体验。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创设情境,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交流与合作,能对文本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实现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与体验。

(二)互动交流,在阅读中体验

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借助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与深化情感,还应借助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时,虽然教材中有对应的插图和文字描述,但是春天的迹象并不明显。此时,教师如果依然坚持在教室中教学,学生只是感受到了作者和教师眼中的春天,这样的感受对学生而言并不真切。对此,笔者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自由探寻春天的踪迹。学生可以摸一摸小草、闻一闻花香,欣赏各类树木和云彩,感受春天的气息。回到教室,笔者让学生结合真实体验,说一说自己探寻春天的收获。虽然学生在校园中的体验不同,但是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都极为强烈,笔者趁机组织学生讨论。如有的学生说:“我在操场上奔跑时发现‘绿’已经包围了整个操场!”有的学生说:“我在蹲下身子摸小草时感受到了它的坚忍不拔,而且它的香味十分适中,我非常喜欢。”有的学生说:“我抬头欣赏蓝天的时候,一片云彩闯入我的视线,好似对我微笑,我也向它问好。”此时,学生给出的所有表达均是自身对生活真实的观察与感受,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生再学习文本内容,对作者所用词语、句子的理解会更到位,能起到以景动情、以情触景的效果,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结合写作,在表达中体验

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兴趣不高的情况,甚至很多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极为消极甚至反感,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无话可写。当然,这也与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脱离生活有关,学生缺乏相应的体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缺乏真情实感,十分空洞。写作是学生表达自身体验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写作十分重要。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为学生提供表达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写出情感浓厚的作文,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比如,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做家务”的生活化写作任务,让学生回到家先做一些家务,再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对做家务过程的描写就更为细致,表达更精准,写出来的作文具有真情实感。鼓励学生结合真实体验写作,掌握用书面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符合“以生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在情境性、亲历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与升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尝试从创设情境、互动交流、写作活动等方面,为学生搭建体验式学习平台,并根据教学实践结果不断反思与优化,形成完善的体验式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娜.体验式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9):100.

[2]李永宁.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27-128.

[3]杜培云.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42.

[4]周红英.小学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谈[J].基础教育研究,2009(12):30-31.

[5]文玉丽.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57-58,61.◆(作者单位:江西省永新县城厢小学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