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

作者: 张梦姣

摘   要:“跨学科教学”既是多学科共建和“五育”并举理念深入推广和应用的必然要求,也是小学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的必经之路。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习进阶理论为基础,将其他学科知识与内容融入语文教学中,开展跨学科教学。本文从“学习进阶理论”这一核心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内涵,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方法,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推动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习进阶理论   小学语文   跨学科教学

在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等教育理念的带动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明确了“优化育人方式”的重要议题。而要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小学语文学科育人方式的优化升级,学校和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由“知识型教育”转变成“素养型教育”,站在义务教育课程与学科教学的宏观角度上,整体规划语文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以语文学科知识为核心,统整其他学科知识,开展“跨学科教学”,并形成相对科学的教学体系,提高语文学科育人成效。这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指向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创新性的学习需要,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形成整体性的语文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学习进阶理论与跨学科教学的概念解析

(一)学习进阶理论的概念解析

“学习进阶”这一概念最早由西方教育学家提出,美国教育委员会对“学习进阶”的定义是:进阶式学习,即为受教育者在较大时间跨度内学习和研究某一主题所遵循的一种前后联通、渐进深入的思维路径。刘恩山教授根据国内教育情况,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他认为,学习进阶理论的要素包含以学生现实学习情况为代表的“进阶起点”、以学科核心素养指向的教学目标为代表的“进阶终点”、以学生的预期学习表现与动态学习过程为代表的“进阶水平”、以学科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为代表的“进阶变量”。“进阶起点、进阶水平和进阶终点”共同构成了进阶学习的通路。同时,进阶变量的参与使得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能够与学科核心概念融合,最终带动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跨学科教学的概念解析

“跨学科教学”指教师基于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与思维模式进行融合,带动学生实现跨学科的知识理解、形成综合性的学习素养的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在当前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教育生态下,如果教师还是固守传统的割裂式、孤立式、封闭式的教学方式,既不符合国家“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也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跨越式发展。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语文学科知识为主导,以其他学科知识为分支和延伸,构建多元、智能的跨学科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正确认识和解读学习进阶理论,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同时从学习主题和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总体教学方向、教学的流程和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按照顺序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归纳、筛选和解构语文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形成符合教学主题的有效内容;二是设计驱动性的任务或问题链,引导学生在进阶学习的样态下逐渐理解和把握多学科知识内容;三是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并以多元评价机制来带动学生反思、总结,推动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总体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察、系统梳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内容分布和总体特色,把握其中“螺旋式”上升的编排规划,建立教材单元设置、主题划分、知识分布与语文进阶学习的有机联系,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进阶学习样态,发展高阶思维。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统整、融合,能够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路径,让学生从多元角度认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从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同时,依托阶段式、进阶式的学习模式,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吸收语文知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从而形成系统的多元知识体系、科学的综合思维能力、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二)能推动教师专业能力成长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跨学科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在研究学习进阶理论、实践跨学科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能深化自身对教育前沿理论的理解,从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同时,教师在依托学习进阶理论完善前期教学设计、中期教学实践以及后期教学辅导的过程中,也能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表现能力,使教师的总体专业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能改进语文教学样态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封闭式、单一式、割裂式的教学。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能推动语文教学模式向综合化、素质化与深度化方向转变,从而有效改善语文教学样态,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四、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方法

(一)明确主题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开展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和主题设计,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入手,寻找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在知识与思维方面的共性。其次,教师要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从低阶到高阶”为学习路径,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最后,教师要确定切实有效的跨学科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教学主题和目标的带动下,在整合性资源的引领下,进行方向明确的跨学科学习。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时,首先,笔者整体把握单元内的课文,了解单元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和“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的要求,并结合“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进阶学习目标,确定了教学的总体方向。其次,将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进行跨界融合,让学生从多角度把握“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利用电子画板工具导入中国地形图,并将三首古诗对应的地点“终南山”“苏州西郊”和“山海关”标示出来,结合地理风貌和地形特征,让学生初步认识诗词描写的场景。再次,在整体把握三首古诗共性的基础上,笔者基于其中一首古诗《枫桥夜泊》,为学生展示苏州枫桥古迹的景色,让学生根据动景和静景的分类来描述所看到的地理风貌,将学生带入古诗描写的孤孑清寥、苍凉欲绝的情境中。最后,围绕“知人论世”的主题,将单一的古诗学习延伸到“地理+古诗”的维度,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找准学科融合点,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

基于进阶学习理论的跨学科教学,强调多学科知识之间的巧妙融合。对此,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打散、打乱、打碎”,要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和目标,进行有阶段、有体系的“任务式”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设计跨学科的驱动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开展真实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认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知识框架,从而获得具有综合性和结构性的知识。

驱动性学习任务在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注意驱动性学习任务的前期设计和推进,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服务。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课时,首先,笔者提炼出了这一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红色精神内涵,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学,引导学生以“传承红色血脉,涵养高尚人格”为主题,完成群文阅读任务。其次,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红色精神?你知道有哪些反映了红色精神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展现了爱国主义英雄事迹的小故事。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阅读《雷锋日记》《小兵张嘎》等红色革命题材的小说作品,并挑选出人物和情节描写较为经典的选段来进行深度分析和细致讲解。最后,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笔者还给学生拓展了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的故事、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壮烈英雄事迹。这些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发挥语文的德育功能,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与优良的品质。

(三)推进学生集体参与,构建共同学习样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集体学习是促进学生多元成长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构建跨学科教学机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集体的智慧,为学生的集体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领学生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参与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同时,不断构建以学生集体为主导、以教师为必要辅助、以家庭为有效补充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在共同体中实现对话互动与思维碰撞,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首先,笔者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应片段,向学生提出问题:“电视剧里这一段增加或删减了什么内容?人物和情节上与原著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其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草船借箭”音乐剧表演,并探究以怎样的表演方法来展现人物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能深化学生对课文描写手法、故事情节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四)明确核心素养导向,打造多元评价体系

设计配套的特色评价体系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紧扣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从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作品评价等维度,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工具,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想法与表现,通过思考讨论、合作探索、展示分享、评价反思等方式来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在评价内容上,教师要从总体学习成效、作品完成程度、学生学习表现以及思维进步情况等维度进行评价,并最终将评价语言凝结成对学生关键能力和思维进阶水平的描述,总结和归纳存在的问题以及进步之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形成学生个体的跨学科学习报告,提出针对性的能力提升策略,使学生能够持续提升、不断成长。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构建跨学科教学体系,就要正确认识学习进阶理论,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以多种教学方法为手段,构建学习共同体,推动学生不断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进阶式提升。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能通过跨学科进阶学习活动实现对语文知识内容的深度探究、理解和总体把握。

参考文献:

[1]张海萍.浅谈“学习进阶”视角下的语文教学[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Z1):34-35.

[2]陈雯雯.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J].语文建设,2022(18):55-58.◆(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闸口小学)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乡村教师专项课题“学习进阶理论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编号:XC/202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