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支架,让英语写作水到渠成
作者: 邹倩宇摘 要:写作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当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支架。写作支架是学习者理解知识的框架,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从心理支架、思维支架、知识支架和评价支架入手,帮助学生树立写作自信,激活学生的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 支架式教学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笔者认为,若能搭建一些支架,学生也能“撬动”英语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支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提出,教学者应当事先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为学习者构建一些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使得学习者能够自己沿着“支架”逐步“攀升”。在写作教学中,支架的搭建也是不可或缺的,写作支架有助于学生从封闭、单一、低水平的写作走向开放、综合、高水平的写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看方面的培养。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阅读教学、听力教学等,写作教学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以背代教”
部分“唯分数论”的家长和教师片面地认为,考试作文得高分就等同于作文写得好。为此,一些教师采用“不教只背”的机械式教学手段,让学生背诵、默写满分作文,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甚至出现了全班作文“样板化”和“同一化”的现象。背诵优秀范文有益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然而“以背代教”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作文得分,但是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写作产生误解。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生搬硬套范文的句子,语病频出,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独立完成新话题的英语写作任务。
(二)写作任务的布置缺乏合理性
一些教师在布置写作任务时,形式比较单一,任务难度也不合理。若写作任务形式单一,学生则会不以为意,缺乏兴趣,敷衍了之;若写作任务难度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那么学生将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写作任务的布置应当讲究科学性,贴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做到“人人有话说,人人可以说”。形式多样的写作任务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创作的过程,不再畏惧写作。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往往将时间和精力放在“教”上,过度关注语言的工具性,对于语法、句型和写作技巧解说得过于详细。这种“讲授式”的课堂与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相冲突,学生容易坐不住、学习积极性低下,无法消化课堂知识。
“支架教学”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出提示,帮助学生沿着写作框架逐步“攀升”,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逐渐学会解决问题,并最终成功跨越“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知识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此外,合作学习是“支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协商和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对写作话题或技巧的全面理解,最终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搭建“心理支架”,勇攀“创造之梯”
对于英语写作,学生常常会有畏惧心理。若教师能够搭建好学生的“心理支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学生对于写作任务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游戏或辩论中获得灵感,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写作任务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一课的写作教学为例,倘若教师照本宣科,直接布置缺乏挑战性、综合性及趣味性的写作任务,那么学生只能停留在看图填空的低水平写作上,仅能掌握“like+动名词形式”的句型,与真正的话题写作仍有不小的差距。
鉴于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心理支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形式,在“Guess and say”的游戏中,让学生根据局部图片,说出有关的动名词词组。对于这些动名词词组,学生在之前的课堂中经历过大量的训练,因而这类知识的快问快答对他们而言难度不大,能够激发学生挑战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温故知新。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What aspects can we talk about hobbies?”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形成“人人敢说,人人敢表达,彼此启发,彼此论证”的新局面。
在独立写作环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写作时间,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及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创作。教师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舒缓的轻音乐中,自由地表达想法,这种隐形的“心理支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三、搭建“思维支架”,丰富写作内容
(一)激活思维
优秀的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准确表达、连贯表达,还要求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多样性,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工具性,还要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追问就起到了重要的教学作用:
T: Now, I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hobbies.
S1: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T: Where do you often play football?
S2: On the playground.
T: Who do you play football with?
S1: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T: S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with your friends.
S2: I like reading books.
T: What kind of books?
S2: Picture books.
T: Why do you like reading picture books?
S2: Because they are funny.
T: Oh, you like reading picture books because they are funny.
通过上述对话,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学生笼统地表达爱好后,追问了关于爱好的细节,并在最后总结出学生的回答。紧接着,教师提出小组合作任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谈论爱好?这样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习得了如何描述爱好,而且养成了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呈现思维
内容充实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基本条件,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就需要教师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那么,教师该如何整理并呈现写作框架呢?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思维呈现方式,它能帮助学生整理、提炼、运用已学知识,是写作课堂的有效工具。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鱼骨图”和“饼状发散图”总结写作要点,使得写作要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了思维导图作为支架,学生的写作思路会更加顺畅,变得“下笔如有神”。
四、搭建“知识支架”,夯实基础知识
表达规范,能够准确运用词汇、句型、语法和标点等,是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各个板块功能明确,其中,语篇(Story time)、词句操练(Fun time)和语法(Grammar time)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支架。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为写作教学建立“知识支架”。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为例,该单元的基础语法知识是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在本单元中,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大量使用了一般将来时,为学生提供了不少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复述对话、编写对话的任务,强化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在Fun time板块,教师可以提问:“What will you do this summer holiday/winter holiday/weekend?”从而让学生沉浸在词句操练中,渗透语法知识。在语法板块,教师应重点训练学生学会使用一般将来时的句型,引导学生朗读句子,熟悉句子结构,再通过变式训练来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板,要求学生进行仿写。中等难度的仿写训练,是综合写作课的有力支架。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单元教学中鼓励学生从模仿走向创造、从语段走向语篇,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搭建“评价支架”,积极引导学生
评价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建立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搭建“评价支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自己和他人的英语作文水平的高低,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一)评价工具
英语作文的评判一般从准确表达、连贯表达和多样化表达等方面入手,对此,教师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的写作课中,笔者要求学生先列表格,再根据表格的要点总结写作方法。在写作开始前,评价表格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支架,在它的帮助下,学生明晰了写作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和写作完成后将自己的作文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完成自审自查和自我评价。
(二)示范评价
近年来,互评和自评在写作教学中被广泛提倡,但教师的示范评价仍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示范评价。教师可以选取一篇学生的作文,带领全班学生一起进行批改、评价,这不仅是对评价标准的“再解释”“再强调”,更是对某一话题写作的“再指导”。
总之,语法、词汇、句型和丰富的观点都是“源头活水”,借助写作支架,学生方能“下笔如有神”,让写作充满创造力。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搭建知识支架,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语法、词汇和句型的有关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写作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教学设计,利用支架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小燕.小学英语写作能力指标体系与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2018(81):55-57.
[2]刘宝杰.提升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江苏教育,2019(33):51-54.
[3]姜颖.提升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中),2019(4):186.
[4]樊静.基于绘本阅读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3(17):5-7.
[5]韩晓.浅析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实践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6):116-118.
[6]罗淑芳.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教师,2023(16):60-62.◆(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