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
作者: 彭仁亮摘 要:拓展训练包括体能训练、生存训练、心理训练,是将体育与社会、自然、环境连接的重要媒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教学策略
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与思想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连接社会、自然、体育活动的媒介,对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拓展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把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育拓展训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基础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的户外训练课程。这种专业的户外体验式训练能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体能素质,能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健康第一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开展一切体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展拓展训练。
(二)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及心理变化已经接近成年人,片面性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因此,在组织体育拓展训练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训练水平和个性特点,确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开展拓展训练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身体素质的训练内容,做到难易适度、运动量适当,使学生在体育拓展训练中能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拓展训练的积极性。
(四)个性发展
拓展训练重在根据受训者的基本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教师要遵循个性化的发展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体能水平和特点的场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拓展训练中得到相应的锻炼。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大部分学生都将精力放在各学科的学习上,很少主动参与体育训练,导致很多学生体能弱,甚至出现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形式,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将学习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趣味性、挑战性、实践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开展适当的体育拓展训练,一方面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学生体格的发育,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科学选择拓展训练的项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到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拓展训练项目。具体而言,要做好高中体育拓展训练项目选择工作,教师要重视以下几点:(1)安全第一。安全性是教师在选择拓展训练项目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高中生的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阶段,体能和身体协调性略差于成年人,因此,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动避免滑雪、户外爬山等具有高风险性的体育活动。(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了解高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体育拓展训练项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3)统筹兼顾。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拓展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二)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拓展训练内容
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首先,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高中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安排拓展训练的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体育拓展训练的效益最大化。比如,可以安排室内攀岩、奖杯争夺赛、杯子运水等安全系数高又富有挑战性的竞技项目。其次,要根据高中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之余都能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运动来强健体魄、增强体质。比如,可以安排“眼疾手快、超级大侦探”等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反应能力的游戏内容。最后,可以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风俗人情来确定合理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领悟独特的民族文化,感悟当地的风土人情,从而推进民族体育与拓展训练的融合。
(三)采用趣味性、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方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采用趣味性强、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方式,设计一些既富有挑战性又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获得乐趣。这样的拓展训练能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形成终身锻炼意识,为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地雷脱险战”这一拓展训练活动,将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分配给他们不同的任务。其中,如“人质”的主要任务是为解救人员提供线索,解救人员分为“伤残组”“健康组”。另外,还有“绑架组”,其主要任务是干扰“解救组”的施救工作以及为“人质”提供线索。此外,人质的解救时间是有限的、排雷时需要回答地雷上的谜题等。这种紧张、刺激而又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拓展训练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反应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多元潜能,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是当前体育教师进行课堂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拓展训练项目、丰富拓展训练内容,提升拓展训练活动的趣味性,从而保证拓展训练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人.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2):118,120.
[2]许源辉.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及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