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李俊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光靠课堂上的精讲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进课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机会。“快乐读书吧”就是有效的拓展阅读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曹文轩教授认为,在语文教科书中应增加文学作品内容,以挖掘文学在思想、认知、个性、阅读、写作、审美等方面的价值。部编版语文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快乐读书吧”这个平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习惯。

一、“快乐读书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阅读兴趣不足,阅读带有功利性。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开启了阅读的窗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阅读的时间,可以尽可能地完成“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阅读任务。然而,由于阅读视野不宽阔,学生的阅读往往受限于教师的推荐,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他们就如同“无头苍蝇”,无法实现自主阅读。

第二,学生的阅读无计划,随意性强。“快乐读书吧”包含了很多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荐书目,其中有很多长篇巨著,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读完。因此,学生的阅读要有计划,如果阅读过于随意,再加上整本书阅读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容易中途放弃,无法有效地完成阅读。

第三,学生容易忽略对阅读方法的运用。经过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反复解读,很多教师意识到,“快乐读书吧”栏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教给学生有用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能够自觉运用有效阅读方法的学生还比较少。此外,学生的阅读方法也存在低效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比较科学、系统的,它在凸显语文要素的同时,彰显了人文主题,全方位关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迅猛发展的关键期,而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堂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度解读和挖掘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阅读”,每一册语文教材都包括一个“快乐读书吧”的板块,“快乐读书吧”与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对此,教师应了解教材编者的苦心,深度挖掘教材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快乐读书吧”板块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第二,教师对学生阅读全过程的跟进和指导不足。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书目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并且阅读周期较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后,大部分的学习任务都是由学生在课后完成的,而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不同,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就难以统一,学生的整体阅读完成度也就比较低,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第三,教师没有充分开展读书活动。“快乐读书吧”板块的阅读实践活动综合性很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采取的是“读前辅导、读中推进、读后展示”的教学方法。在读前的指导课中,教师应该选择一本书中的精华片段作为示范,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引。同时,教师应安排好课堂上的阅读活动,主要包括精读和课堂阅读交流,这些活动都应是有计划的,而且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在读后的展示课中,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如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笔记、创编舞台剧等。有的教师活动组织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很多阅读活动尚未被充分挖掘。

二、利用“快乐读书吧”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价值

(一)满足儿童对阅读的需要

“快乐读书吧”板块的整本书阅读指南给学生指明了阅读的方向。 “阅读循环圈”理论对青少年的阅读过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揭示,并得出了结论:每一次阅读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循环圈”主要包括选书、阅读和回应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包含着几个要素,而“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是整个阅读循环的核心,是阅读循环的助推者和辅助者。值得注意的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提供的一切帮助,都应该完全尊重阅读者。因此,在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可以协助学生选择书籍,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及时鼓励学生。“快乐读书吧”板块的设立,就是为了给教师和家长的阅读引导铺路,帮助学生顺利向自主阅读转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二)促进学生对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

阅读整本书所花的时间一般比较长,学生在阅读中会不断摸索,寻找合适的学习策略。在阅读容量大、阅读时间长的前提下,学生要进行科学规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确保阅读的效率。与单篇的课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更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阅读需求。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不一定要一字一句地细读,而要分类别、看需求,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时,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并逐渐掌握一些高级的阅读技巧。整本书内容丰富,知识涵盖范围广,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好笔记,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分类、归纳,不断摸索更好的阅读方式。

(三)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要梳理书籍的整体脉络,逐步地深入书籍内容,深刻认识书籍的主题,思考人生的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水平逐渐提高,阅读也变得更像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它需要学生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并要求学生有所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新的阅读方向,找到新的成长点。因此,阅读的阶段性结果会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下一阶段阅读的新起点。

三、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一)阅读前的指导

首先,教师要成为“成熟的阅读者”。语文教学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师把自己的语文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自身就要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理解和思考。要想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享受阅读、不断阅读,就必须展示出真正的读者的生活面貌。因此,教师要作为“成熟的阅读者”,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学生就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互动,分享“资深读者”的阅读观点,引导学生写出读书收获。总体而言,整本书阅读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即“选书、预读、通读、研读、展示”。教师要参照阅读流程,设计好阅读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的阅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促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者。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读好书比多读书更加重要,怎样阅读比大量阅读更加重要,而读合适的书比读好书更加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快乐读书吧”板块的主题,为学生推荐基础阅读书目和拓展阅读书目,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要确保所选书籍具有经典性、分层性、综合性。推荐的书目中,既要有学生喜爱的奇幻文学、冒险故事,又要有“四大名著”等经典文学书目,从而引导学生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不断提高阅读素养。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预读”。在阅读开始之前,学生要做的就是“预读”。为什么要“预读”?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把一本书读完是困难的,而“预读”能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以《小王子》的阅读教学为例,在没有“预读”环节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把书拿起来又放下,而“预读”使得他们对小王子和小狐狸的故事产生了好奇,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预读”的目的是培养理智的、有激情的阅读者,“预读”环节能够有效地助力学生做出明智的阅读选择,使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阅读动力。

(二)阅读时的指导

首先,要注重“课程化”,避免“课时化”。教师要从“快乐读书吧”栏目的功能定位出发,使整本书阅读教学 “课程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视角出发,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流程,从而使得阅读课堂更加高效。此外,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要尽量避免“课时化”,这是因为课时化的安排会使得阅读任务更加繁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时化”的课堂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甚至会使教师“教”得不如学生“读”得快。而阅读指导工作的滞后,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教师最好将导读课或共读课改为自主阅读课,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设计阅读任务,推动自主阅读。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很容易对阅读产生厌倦,进而放弃阅读。因此,教师要有策略地引导学生阅读,采取督导或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通关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觉得阅读课堂是生动有趣的。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阅读指导方案,给学生布置合理的任务,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整个阅读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整理阅读书目,设计通读任务表,给学生设计清晰的阅读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书本中性格各异的人物,专注于文本生动的语言表达,分析情节的跌宕起伏。

(三)阅读后的指导

“快乐读书吧”是帮助学生实现自主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实现教师对学生阅读行为引领的有效资源和抓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并依托教材提供的推荐书目,恰当地使用教材提示的阅读方法,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导读活动中扎实有效地习得阅读方法,为学生自主阅读课外书打下基础。

“快乐读书吧”的核心是“快乐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以“读书”为基本点,及时设计与开展各种趣味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故事会”,给每个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故事,或者自己认为很有趣的片段分享给大家。开展趣味活动,能够使学生保持高昂的阅读热情,使高品质的课外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倡导教师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快乐读书吧”板块的阅读引领作用,积极营造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常态,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