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作者: 丁梦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新课标”的一大变化与突破。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建设,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大板块进行尝试:立足育人,让教学目标多元化;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让课程内容系统化;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让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让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新课标
“新课标”确定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目标,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综观教育改革历程,英语课程目标的设置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再到“发展核心素养”,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课程标准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从关注学科知识到关注学科育人的转变,回到了育人本位。
一、立足育人,让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及身心发展规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教师要做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会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的读写课为例,笔者设置的课时教学目标为:(1)学生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捕捉文本主要信息,并根据提示做出读前预测,获取文本的主旨,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关于Robin的故事。(2)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核心句型复述Robin的故事,同时能根据阅读内容梳理出故事的关键信息。(3)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出行安全,健康生活。(4)能够根据文本中的情境,创编问路、指路的小对话,进行语言输出。
显而易见,以上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加全面与多元,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讲解,还不断引导学生深挖主题背后的意义,让学生能用英语问路与指路,敢于向人求助,同时能够思考多种出行方式,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健康生活。
二、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让课程内容系统化
在日常教学中,为了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教师要将课程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这就要求教师立足课程内容,依据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系统化地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体规划单元教学,在确立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设置。在深入开展语篇研读时,教师要重点回答三个基本问题,即“What”“Why”和“How”。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的教学为例,笔者将语篇的三个基本问题设置为:What——该单元的主题是什么?Why——为什么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How——怎样用英语有效问路、指路?
以上教学内容一方面从微观上讲解了介词和动词词组的具体用法,涉及具体的情境;另一方面从宏观上系统地对本单元的学科核心知识和主题进行了梳理,渗透了生活道理。这避免了单一、碎片化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本单元的语篇内容和教学重点,笔者将整体教学目标设置为:(1)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关于城市设施、问路与指路的单词与词组。(2)能够运用“Where is the...?”“It’s...”“How can we get there?”“Turn left/right at the...”等句型进行问路与指路。(3)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获取主要信息,并根据提示做出听前预测。(4)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核心句型复述故事。(5)学完本单元的知识后,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出行安全。(6)创设买故事书的情境,引导学生创编英语对话,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
此外,笔者在讲解词汇时,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运用重点句型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在拓展环节,笔者还设置了“小小设计师”的活动,引导学生回顾library、hospital、bookstore等表示场所的单词,“聘请”学生为城市规划设计师,让学生利用单词卡片绘制出城市规划图,并对大家说一说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英语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让英语学习更加有趣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语言学习活动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获取新知识、探究单元主题意义、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逐步深入语篇,并最终超越语篇,确保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建构的成长过程。
教师应通过学习理解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语言知识,运用相关语言技能和策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实现学习迁移与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的读写课为例,探索出一套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方式。
(一)应用实践——分析与判断
在初步学习课文内容后,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绘制出去意大利餐馆的路线图,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路线介绍,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在分析与判断学情后,笔者通过幻灯片呈现课本的第四幅图,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猜测:
T: Are they happy? Why?
Ss: They are happy because they find the restaurant.
T: Who helped them find the restaurant?
Ss: Robin.
T: Why could Robin find the restaurant?
Ss: Because Robin has BDS.
T: Who gave Robin BDS?
Ss: Grandpa.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以此打开学生的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想象力,明白“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
(二)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
在本节课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去新华书店买故事书的情境,引导学生创编问路、指路的英语对话,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在情境教学中,笔者重点关注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提供了一定的语言支架。本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问路、指路,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规划能力,加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四、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让评价贯穿学习全过程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具体是指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一致性,这也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动态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的读写课为例,笔者将课堂评价活动设置如下。
(一)设置课堂学习自评单
在课堂伊始,笔者设置了课堂学习自评单“Self-assessment Paper”,自评单内容围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我能听懂教师的指令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能读懂电子邮件的大意”“我能完成课后练习”“我能通过思维导图复述小短文”“我能给Robin回信”“在活动中,我能主动和同伴交流”等展开。每一项都设有五颗星,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这样的评价活动,目的是促使学生带着目标进入课堂学习。同时,它丰富了评价形式,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设置“Reading Chart”活动
在学生完成了对教材文本的激烈讨论后,笔者设置了“Reading Chart”活动,帮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厘清知识脉络。随后,笔者提出了具有开放性的问题:“Do you want to be Robin’s friend? Why?”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方面选择朋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不论是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还是运用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笔者自始至终都将学生放在活动的“正中央”,鼓励学生在较为完善的框架下开展学习,反思学习成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布置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
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了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其中包括必选作业及选做作业。
必选作业为:“Write and say,to be whose friend?”此时,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内容,已经了解了Robin和Judy的能力、性格、爱好,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做Robin的朋友,还是做Judy的朋友。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本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认识自我,并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这样的写作内容很真实,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能够在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虚假写作”,同时又巧妙渗透了交友以及做人的道理。
选做作业为:“Write about your friend.”该写作任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自己的朋友,并尝试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朋友。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为交友,前两个课时是对个人能力的认识与反思,因此笔者布置的写作任务也与交友有关。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还能意识到,不论个人的能力如何,我们都要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因此我们应当看到他人的闪光点,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写作任务中,单元主题意义得到进一步彰显。
(四)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笔者为学生介绍了有关友谊的英文绘本Bubbles,并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阅读。英文绘本Bubbles是对本单元语言知识素材的有效补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单元语言知识,还学会了更多做人与交友的道理。
总之,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主题为引领,依托语篇,秉承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邹彦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学园,2023,16(22):86-89.
[2]赵业营.“双减”政策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7):87-89.
[3]马懿珺.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多媒体课件为例[J].教育界,2023(18):77-79.
[4]裘慧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3(6):48-50.
[5]周银霞.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及实施[J].智力,2023(18):151-154.
[6]何慧琼,罗琦,杨欢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23(6):81-82.
[7]于洋.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23(18):88-90.
[8]王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J].教育观察,2023,12(17):122-124.
[9]尉树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