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

作者: 徐颖 魏文颖

摘   要:人才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才之战”也越来越激烈。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基于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的调查报告,对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意愿   对策研究

人才是地区蓬勃发展的核心要素,地区之间为了抢夺人才、留住人才越来越重视人才政策和人才福利,“人才之战”越来越激烈。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地处中部的英雄城南昌市,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企业规模较小、品牌名气不大、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巨大压力,人才的大量流失会导致经济发展和建设缺乏创新基础。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为地区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一、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的就业现状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研究,笔者发现,虽然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为稳定、工作种类较多,但是专业对口的工作较少。此外,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去大城市发展,追求发展前景好、工资高、稳定的工作,他们认为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工作机会更多,工资更高,福利待遇更好。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了学者和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基于计划行为和三元交互理论,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社会环境、人才政策、是不是独生子女、专业和家庭收入对毕业生就业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者基于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背景发现,国家政策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重视程度、农村就业兴趣等,都是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的学者通过本科毕业生对不同就业阶段的需求,确定了求职的准备程度、专业能力、职业规划、就业信息、家庭背景、就业压力、福利机制等影响就业的因素。有的学者发现院校(院校层次、全国专业排名)、企业(所属地区、企业文化、企业待遇)和个人(个人在校获奖情况、专业成绩、个人能力)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在依次增强。

基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因素,研究人员主要是从个人、家庭、企业、高校和政府五大主体进行探讨。

二、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影响因素

(一)个人

个人因素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一,个体的自然因素和背景因素对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具有影响,如年龄、民族、出生地、专业、家境等方面。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因为家庭的氛围、家庭的期待、家庭的经济地位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都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其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存在生理和安全的需求,也存在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价值观是重要的个体因素之一,有的高校毕业生盲目跟风,哪个行业热门就选择哪个行业,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其三,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素养也是个体因素之一。求职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态度、求职技巧和求职的积极性等。很多高校毕业生缺乏求职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导致职业意识不强、态度不端正,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灵活的求职技巧,有的甚至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消极态度,对求职满意度和成功率产生负面影响。

(二)企业

在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的过程中,企业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南昌市对人才的重视给企业增加了压力,一方面,企业的薪资待遇、绩效机制、升职机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对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也产生了影响。如果南昌市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那么高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会选择留在南昌市就业。

(三)高校

高校因素包括学校的求职教育、招聘会的举办、政策的宣传以及企业信息的传递等。高校对大学生的求职教育,能从认知上改变毕业生对就业企业的盲目跟风;招聘会的举办能为高校毕业生了解、选择南昌市企业提供平台;政策的宣传能为高校毕业生了解留南昌市就业的好处提供支撑;企业信息的传递能为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提供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四)政府

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人才政策等都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南昌市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南昌市经济增长所创造的人才岗位。当南昌市经济增长较快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加强烈。此外,产业结构会影响南昌市吸引人才的类别,比如,南昌市侧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那么将更多地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而对其他类别的人才就没有很大吸引力。同时,高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也会考虑南昌市是否有好的人才培养政策、好的人才奖励政策、完善的保障政策以及就业政策等。

三、对策探讨

(一)个人

个人因素是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留住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南昌市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转变高校毕业生的思维和价值观,培养其正确且科学的就业价值观。首先,高校毕业生要对自身进行合理审视并科学定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就业大环境,理性分析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合理选择就业城市,做到“一降、二升、三适应”。比如,在选择就业城市之前,问一问自己:“我有多大能力可以留在目标城市?在目标城市,我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否在目标城市长久发展?”其次,高校毕业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避免盲目追求大城市、高薪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多元考虑,主动出击,紧抓机遇,服务基层、助力地区发展;要根据就业市场和自身情况,合理有效地调整工作期望值,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再次,高校毕业生需要理性地选择就业城市。虽然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但是也存在就业压力大、生存困难、房价高、孩子教育成本高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经济实力。如果考虑的结果是否定的,那么南昌市也许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南昌市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发布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最后,高校毕业生要结合家庭情况进行择业。如果家庭条件较好,家庭对教育投资较高,那么考研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可以选择先读研后工作。

(二)企业

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的影响因素还包括企业因素。首先,南昌市的企业要有强烈的地区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要积极主动地与各大高校建立联系和合作,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建立“企业—学校”的培训体系,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以及了解和熟悉企业的机会,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信息。通过“企业—学校”培训体系,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生从学校步入社会提供适应环境和角色转换的能力。其次,企业应建立合理且人性化的薪酬制度,缩小与大城市的差距,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南昌市企业的福利待遇。同时,还需要建立合理且有前景的晋升机制,给高校毕业生提供较大的晋升和职业发展空间,保证高校毕业生在南昌市工作的稳定性,提高南昌市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再次,南昌市企业要进一步了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制定保障政策,可以从高校毕业生比较关心的落户、保险和人事等方面进行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破除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在操作层面,建设统一的招聘、应聘以及权益维护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双方的信息交流、政策输出和输入、求职者之间的沟通以及监督。最后,南昌市企业还要营造友好的企业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为留住人才提供吸引力。

(三)高校

首先,高校应加强相关的政策宣传,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一方面,加强宣传关于江西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机遇、经济发展的产业布局以及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强包括企业招聘信息、入职流程等就业信息的宣传,加强对南昌市人才引入政策或就业信息的宣传,将就业政策和相关信息准时有效地推送给高校毕业生,提高高校毕业生对政策的认知度和熟悉度。比如,可以开展留南昌市就业专题讲座,邀请著名企业家或政府人员对留南昌市就业的好处进行宣讲,以及对南昌市企业信息的普及,帮助高校毕业生对留南昌市就业的前景进行了解,大幅度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南昌市企业的相关认知。还可以开展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的“双选会”,邀请南昌市企业进行小范围的招聘信息发布、简历收集和面试,让高校毕业生对南昌市企业进行了解和选择。其次,可以在人才招聘网站投放政策宣传广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是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软件,高校可以选择在微博、微信等校园公众号有效宣传相关政策和就业信息,进而高效地实现宣传目标。再次,校园招聘需要综合化。在挑选企业参加校园招聘会时,需要综合考虑学校专业的种类和比例、学生的层次,合理公平地引入招聘企业,尽可能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高校还应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且清晰地知道“我是谁?我可以做什么?目前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如何做?”等,让学生对自己和就业环境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并结合自身特点找到与自己匹配的工作。

(四)政府

首先,政府要完善人才制度。相比于经济发达地区,南昌市发展较为落后,所以在人才制度方面应有更优越的政策,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一方面,需要完善住房补贴政策,解决高校毕业生的住房问题。《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显示南昌市的房价逐年稳步上升。住房是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工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房价太高,会导致居住成本过高,会使高校毕业生放弃就地工作。为此,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比如,关于购房优惠或住房补贴的政策,可以扩大受益人群,全方位吸引各个领域的人才。政府可以优化购房的相关流程,以提高人才购房的效率、简化手续、节约时间。其次,政府应明确地区定位。南昌市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被经济相对发达的湖南省、湖北省和广东省包围,所以南昌市要有一个明确的地区定位,并根据正确的定位进行政策的制定和人才的吸引。最后,较为重要的一点是,南昌市政府要引进有潜力的企业,要优化产业的布局。只有企业多而精,高校毕业生才会选择留南昌市就业,也才能吸引各个领域的人才。

三、结语

本文基于以往的研究和现有的调查报告,发现高校毕业生留南昌市就业意愿受个人、企业、高校和政府层面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为南昌市留住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白金刚.疫情背景下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2):68-70.

[2]常春辉,王彦婷,莫槟宁等.地方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创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2,36(5):123-128.

[3]魏柱才,涂雯雯,陈仁宇.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留赣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TPB和三元交互理论视角[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20):32-35.

[4]李明玉,任焦阳.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1):139-141.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高校毕业生来昌留昌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Y222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