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时代下小学思政教学方法创新
作者: 孙军摘 要:思政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工作,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任。网络环境为小学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途径,开创了全新的思政育人模式。思政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思政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网络时代 小学思政 教学方法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将网络运用到小学思政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思政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认知储备;另一方面能够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对思政教学不重视,无法正确发挥网络的优势,误导了学生,也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因此,小学思政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以网络为抓手,以实践为指向,为学生搭建思政教育平台,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获得能力和素养上的提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网络时代小学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资源未形成规范化体系
在教学中,有些小学思政教师未形成正确的网络意识,不能高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有些教师没有建立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库,等到下次再使用的时候,根本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要想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价值,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范管理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的利用价值。
(二)网络负面信息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上的思政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填补了教材和课程的空缺,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如果不能有效甄别网络负面信息,那么很有可能会产生不良的思想情绪。当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思政知识的时候,可能会被负面信息所误导,对此,思政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规范学生的上网习惯,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正确甄别信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学生缺乏自制力,容易沉迷网络
当教师提出借助网络收集思政教学资源后,有些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会借机玩网络游戏,或进行网络聊天。再加上教师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导,学生很可能会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外,教师应该注意到,网络虽然对教学有帮助,但是网络并不是万能的,在实际思政教学中,要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从而体现思政教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学生有效面对各种挑战。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借助网络,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
学校是学生进行思政学习的主阵地,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导者与实施者。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的思政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政学习成效。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思政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优势,借助网络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创新思政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要拓展思政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单一说教模式,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为了给学生做好榜样,教师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活动的视频,用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要经常从网络中收集与思政教学相关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身的视野,用与时俱进的思维、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广博的知识教育学生,让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教师还要参与学校举办的线上研讨会,与其他班级、其他年级或其他学校的思政教师进行交流,就思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展开线上讨论,从中汲取有益的教学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专题学习活动,了解国家对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方针、意见,用最新的教学思想武装自己,并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确保思政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巧用网络,创设良好的思政情境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思政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思政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探究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寻找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最佳切入点。
书本中的思政知识是静态的,而学生的思维却是动态的、形象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思政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特点,为学生创设直观化的教学情境,从网络中收集图片、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小学思政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从网络中收集相关的各种音视频资料,为学生展示家乡的老照片和新照片,引导学生对比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善用网络,丰富思政教育渠道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丰富,思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思政知识,接受思政教育,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学习思政知识,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少年。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搭建思政教育的微平台,借助其中的群功能,组建思政学习群,将每天的预习任务发布到群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思政观点、生活案例等进行探究,从而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深化思想道德认知。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分享到微信群中,用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
(四)依托网络,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思政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阶段,教师要开展形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发挥思政教学的育人功能,积极传播正能量。在设计思政活动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尽量让活动覆盖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自育”。教师还可以从网络中寻找优秀的思政活动案例,并且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调整,设计出具有个性的思政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电视节目片段,然后在班级里开展模仿活动,由教师扮演主持人,学生扮演参赛选手。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素质。教师还可以开展思政手绘活动,提供多个思政主题供学生选择,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政观点手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总之,小学思政教学是一项长期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佳途径。在网络背景下,小学思政教师要探索新型教育途径,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政素材,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健康成长。